山灣漁村內餐飲店的餐廚廢棄物過去一直是影響環境衛生的老大難問題。今年,嘉興市乍浦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與山灣漁村內的餐飲店簽訂了垃圾分類回收協議后,這里的餐廚廢棄物通過分類存放,由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統一實施集中收運,老大難問題在垃圾分類中得到了解決。
自創建整建制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以來,乍浦鎮按照“有組織領導、有設施設備、有宣傳培訓、有檢查評比、有分類流程”的工作思路,全面開展了針對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走訪、排摸、宣傳、指導、提升、完善等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該鎮建成區和化工園區29類場所1298家單位中,已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占比為91.6%,生活垃圾增長率達到負3.26%。通過創建整建制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進一步控制了生活垃圾的增長率。
納入綜合治理
嚴格考核評比
今年初,乍浦鎮把垃圾分類工作明確寫入黨代會、人代會報告,作為黨委政府重要政治任務來抓。該鎮第一時間建立整建制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聯動機制,每月召開區、鎮、部門責任人聯席會議,切實強化橫向溝通和縱向指導。
乍浦鎮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采用行業分類管理模式,明確各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職責,量化工作目標,細化四張清單,即明確責任清單、任務清單、時間清單和負面清單,形成行業內部自治管理。同時,針對該鎮新居民人口過半的現狀,專項開展新居民垃圾分類實施行動,修訂《新居民積分獎勵制度》,將垃圾分類納入新居民積分體現,有效開展專項社會治理工作。
創建過程中,乍浦鎮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實施“五個一”工程,即成立一處垃圾分類宣教基地、樹立一批垃圾分類先進典型、培養一支垃圾分類宣教隊伍、編制一本垃圾分類科普手冊、舉辦一系列垃圾分類公益活動,積極調動全鎮居民群眾參與熱情,擴大宣傳覆蓋面,保證分類“無死角”。
為確保創建效果,乍浦鎮通過建立行業單位垃圾分類聯絡群,每月在群內發送檢查結果、限期整改和回頭看情況。同時,將檢查考核結果作為評選美麗機關、美麗廠區、美麗商戶、美麗庭院等的重要依據。
針對生活垃圾產出量較大的場所,該鎮制定了《嘉興港區居民小區整建制創建考核辦法》,重點考核小區居民參與率、準確率及社區和物業對居民的宣傳引導,將考核結果納入各社區年度目標績效考核中;建立居民小區、單位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與分類收運作業企業雙向監督管理機制,杜絕非生活垃圾混入生活垃圾處置體系。下一步,乍浦鎮還將實施小區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加快整建制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步伐。
全域推行“桶長制”
今年,乍浦鎮綜合施策,在全域范圍內普遍推行“桶長制”。目前,乍浦鎮建成區內的32家機關單位全部實現“桶長制”,即每個分類垃圾桶都有專人負責每日垃圾投放準確率檢查,做到認點包位。例如鎮政府,公用部位的垃圾桶均有鎮后期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任“桶長”,辦公室按照部門(中心)劃分,由部門(中心)負責人擔任“桶長”,并將周、月檢查結果作為美麗辦公室評選的依據。
對于居民小區,乍浦鎮發揮社區和物業的力量,已基本實現“桶長制”。乍浦全鎮建成區55個居民小區,由社區或物業牽頭,社區干部、物業工作人員帶頭,社區黨員、骨干、志愿者認領垃圾分類亭和桶,居民家中垃圾桶由樓道長負責分類工作。“比如染店苑東區共有16幢房屋、430套住房,入住率為82.55%,按照‘大分流、小分類’的思路工作運行一段時間后,今年前4個月,居民參與率達98%,準確率達95%,減量率達52.54%,減量明顯。”乍浦鎮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乍浦鎮發揮規上企業的帶頭作用,建成區內約90%的規上企業已經建立了垃圾“桶長制”,由各車間負責人擔任“桶長”,負責垃圾分類宣傳、勸導、檢查等工作。乍浦鎮商業街實行了“街長制”,由執法部門落實專人作為“街長”,實行巡查與勸導相結合的模式,獎優罰劣,評選示范商戶。同時,乍浦鎮建成區和化工園區29類場所1298家單位中,已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占比為91.6%,生活垃圾增長率達到負3.26%。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