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報道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大力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完善轄區巡查和監管體系,打通環境監管“最后一公里”, 實現環境監管全覆蓋、無縫隙、不間斷,促進了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2017年之前,歷城區網格員都是兼職,存在不順暢、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為此,歷城區政府采納生態環境部門建議,通過“勞務派遣、購買服務”方式,招聘了濟南第一批由70人組成的網格化專職工作人員,配置到14個街(鎮)辦三級監管中心,專門從事一線網格化監管巡查工作。
據介紹,專職工作人員配備了執法終端(手機)、交通巡查工具(二輪電動車)、統一的服裝和標志牌,實現網格員隊伍由兼職向專職、專職向專業化的轉變,形成了上下貫通、左右協調、互聯互動的網格化環境巡查機制。
為加強網格員隊伍管理,實現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的有效運轉,歷城14個三級網格全部建立管轄區污染源監管對象數據庫,并每月動態更新。將監管對象以及環境敏感點與專職網格員一一對應,明確責任,將責任分工匯編成冊,并錄入平臺數據庫,據此制定巡查計劃、明確巡查要求、檢查巡查情況。
通過責任分工,歷城區實現了轄區1200多個污染源監管對象以及19條河流等環境敏感點的一對一責任監管。網格員對于監管對象
相關信息的掌控度不斷提高,監管巡查更加精準。
歷城區還創新建立了巡查上報、處置及時的閉環處置機制。網格員巡查發現問題之后,能第一時間自行處置的要第一時間處置; 不能自行處置的,要按程序通過手機APP將問題立即上報三級監管中心。三級監管中心設專門的監管員負責接受網格員上報問題事件的受理。
為實現全區網格化環境監管的數字化、信息化,歷城區投資130萬元,建設了網格化環境監管綜合信息平臺。
該平臺包括污染源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平臺、機動車尾氣監控平臺和網格化監管平臺4個平臺,是全區網格化環境監管的智慧化中心。平臺配置信息傳輸網絡專線3條,專業技術公司和運維人員提供24小時技術服務和支持;監控中心設有監控終端12席,視頻會議系統1套和其他輔助設備。平臺建成以來,實現完成率、發布率雙100%目標。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