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城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思路,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國家生態公園創建為抓手,全力推進美麗越城建設。
啟動實施全域土地
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越城區緊緊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
越城區選取了富盛鎮義峰村作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的試點。截至目前,4個土地整治項目已按計劃陸續開展,義峰村北山旱地改水田項目和義峰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預計近期施工完成,義峰村方岙廢棄礦山整治項目正實施邊坡復綠工程,義峰村北山廢棄宅基地整理項目已完成初步設計;另10個建設項目著手開展前期選址、勘測、設計等工作。試點項目在強化規劃引領、加強土地資源利用、引導村民需求、加強“人、財、物”的保障等方面都做了積極探索,形成了一套較為有效的操作模式。
今年以來,越城區在綜合考慮區位條件、發展需求、村民意愿、村集體經濟組織班子情況和資金平衡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全區資源進行了摸底調查,挑選了10個項目區作為2019-2020年擬實施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區。今年3月,在總結試點經驗、開展摸底調查的基礎上,該區啟動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全面實施工作,已編制完成《越城區2019年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計劃》,目前擬在皋埠鎮壩口和壩內村、富盛鎮紅山村、孫端鎮村頭村、東湖街道五和村4個項目區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
統籌推進廢棄礦山修復
和地質災害“除險安居”
根據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三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越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以“四邊區域”的可視廢棄礦山為重點,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資源環境、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聯結為一個有機系統,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推進礦山地質災害治理、水資源保護、土壤質量修復、植被恢復等工作,以最終實現礦山生態環境安全、和諧、美麗為目標,加快推進全區生態文明建設。組織實施全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專項行動,已啟動斗門街道國水建材廠、金鑫石料廠、富盛鎮方岙石料場、陶堰鎮花崗巖廠、皋埠鎮富多廢棄礦山等生態修復工程5個。據悉,越城區還將計劃陸續啟動生態修復工程7個。
同時,越城區結合廢棄礦山修復,同步啟動“除險安居”三年行動,加快推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最大限度降低地質災害隱患風險,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越城區共消除地質災害隱患18處,減少受威脅群眾456人。日常工作中,越城區注重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預警,規范升級警示牌,落實群測群防員,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該區還結合“地球日”活動,走進校園和文化禮堂,發放地質災害科普知識手冊、海報等2000余份。通過努力,最近幾年未發生地質災害傷亡事故,全區內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全部消除,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環境。
全力打造“稽山鑒水”兩公園
越城區按照省委、省政府“五年綠化平原水鄉、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決策部署,結合區域實際,以鞏固紹興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為目標,全域推進高標準、高品質綠化美化工程建設,重點開展紹興鑒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和浙江紹興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創建,助推浙江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
越城區堅持多部門、多渠道協作,將綠化工程與城市建設相結合,重點實施道路、河道等綠化美化彩化工程11個,全區共完成平原綠化340余畝、森林撫育1200余畝。
作為市、區政府重點工程,越城區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實施“稽山鑒水”兩公園建設。紹興鑒湖國家濕地公園已經國家林業局獲批試點建設,2018年已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并結合馬山閘工程啟動建設;百家湖沿岸景觀提升以及河道清淤等先行工程正在有序開展中。浙江紹興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啟動創建以來,于年初獲得國家林草局批復。目前,越城區正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全力做好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總規編制和資源保護工作,同步建設鑒湖國家濕地公園,為建設美麗越城打造兩張重要名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