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的長壽嶺,紅艷艷的杜鵑花,五星級標準的公廁,土灶頭燒出的綠色農家菜……走進新昌縣城南鄉瑯珂村(原任家村,22日因行政村調整設立新的瑯珂村)里家廊自然村,清風拂面,一步一景。
半山腰的農事長廊里,從事文創工作多年的楊伯娟正忙著招待游客?!巴诵莺笠恢毕胝乙环胶蒙胶盟B養老、辦辦農家樂,如今美夢成真?!睏畈旮嬖V記者,因為看中這里的好風光,4月15日,她與村里簽約,租下4間閑置農房和部分場地的20年使用權,用于打造養生基地和鄉村美食文化。
這位“新村民”的到來,對瑯珂村而言,同樣意義不凡。“這是原任家村憑著綠水青山引入的第一個社會資本項目,它將進一步促使村里的業態從單一的農業向多元化的文化旅游業轉變?!背悄相l黨委書記梁軍鋒說。
任家離鄉政府所在地23公里,四面環山。曾經的任家村破敗貧窮,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弱婦孺,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后,以“一個夢、一條心、一根筋、一股勁”的“任家精神”為支撐,以“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思路,村子短短幾年時間“破繭成蝶”,成為“網紅村”。
長壽文化是任家打的第一張文化牌。據朱氏宗譜記載,清朝嘉慶年間村里有位享年108歲的長壽老人朱子通,曾被嘉慶皇帝賜字“升平人瑞”。坊間相傳,朱子通在世時每天都要登山路上山勞作。根據這些史料,2014年,村兩委研究梳理長壽文化,帶領全體村民靠著最原始的肩挑手提,把村里的崎嶇小路改建成健身步道,取名“長壽嶺”。漸漸地,前來長壽嶺登山、健步的游客日益增多,“長壽嶺”也成為“網紅嶺”。
人氣旺起來了,村民的腰包又該怎樣鼓起來?“用本土的特色美食拴住游客的胃”“大巖崗的杜鵑花很美,不妨辦一場杜鵑花節”……一個個金點子迅速變成了實際行動。
農家小院里,89歲的吳海娟婆婆麻利地做著麥餅,一旁,不少游客排隊等候?!吧夂玫臅r候,一天能收入五六百元?!崩先苏f。在任家,家家戶戶都會做麥餅,這些年,用天然果蔬做成的七彩麥餅已成為“網紅餅”,并帶動了土蜂蜜、筍干、茶葉、煨紅薯等鄉村美食的銷售。
山頂的大巖崗有成片成片野生的杜鵑花,俗稱柴叭花,每到春季,紅艷艷的非常美麗。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從2015年起,村里每年春季舉辦長壽嶺柴叭花節,登長壽嶺、看柴叭花、吃七彩麥餅漸成風尚。今年4月7日開幕的第五屆柴叭花節,還組織了攝影比賽、“花仙子、金童玉女”抖音比賽,開幕當天就有萬名游客涌入小山村?!吧鷳B好,公廁好,麥餅好!”從北京來新昌看望戰友的韓忠慕名前來,一連說了三個“好”。
在原任家村村委主任朱如虎看來,旅游不能是淺層次的,而應是有內涵的。為此,老祠堂改建成了游客中心,里面的老戲臺則成了“文化大舞臺”?!拔覀冋垪畈杲y籌,從下周開始,每個周末,民間文藝愛好者都會在這里演出富有紹興本土特色的戲劇節目,游客也可以上臺互動?!敝烊缁⒄f。
做深做透長壽文化、美食文化、節會文化等“山村+文化”文章,昔日貧窮落后的小山村綻放出了前所未有的魅力與活力,更有越來越多像楊伯娟這樣向往大山生活的投資者打算“入駐”任家?!敖酉聛?,我們將盤活更多的閑置農房,建設露營基地、寫生基地等,并進一步豐富山花的品種,讓任家四季有鮮花、周周有活動,吸引更多人走進任家!”朱如虎說。
——來自記者聯系點的報道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