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北區與酉陽土家族自治縣近日簽訂“橫向生態補償提高森林覆蓋率協議”。這是重慶市在全國首創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以來,簽訂的首個橫向生態補償提高森林覆蓋率協議。按照協議,江北區將向酉陽縣支付7.5萬畝森林面積指標價款共1.875億元。
實施橫向生態補償是重慶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改革舉措,對標202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目標,重慶要求國家確定的產糧大縣或菜油主產區(不包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的森林覆蓋率目標值不低于50%;既是產糧大縣又是菜油主產區(不包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的森林覆蓋率目標值不低于45%;其余區縣的森林覆蓋率目標值不低于55%。
江北區是重慶主城區之一,大規模造林空間小。針對這一情況,2018年10月30日開始實施的《重慶市實施橫向生態補償提高森林覆蓋率工作方案(試行)》,提出了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完成森林覆蓋率目標確有實際困難的區縣,可以向森林覆蓋率高出目標值的區縣購買森林面積指標,計入本區縣森林覆蓋率。
為此,江北區與酉陽縣簽訂協議。根據協議,江北區按照造林1000元/畝、管護100元/畝/年(按15年進行計算),購買酉陽縣7.5萬畝森林面積指標,總額1.875億元,分3年支付。面積指標僅專項用于江北區森林覆蓋率目標值計算,不與林地、林木所有權等權利掛鉤,也不與造林任務、資金補助掛鉤。到2021年江北區的森林覆蓋率(加上購買的7.5萬畝指標)若仍未達到55%,江北區還要向酉陽縣增購相應的森林面積指標。江北區支付酉陽縣的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將專項用于酉陽縣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
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橫向生態補償,可以實現生態服務受益區縣與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的雙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地方不吃虧、能受益,切實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促使各地履行提高森林覆蓋率職責,由被動完成植樹造林任務轉變為主動加強國土綠化工作,形成共同擔責、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