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時尚多姿的集鎮,踏入錢清的鄉村,又是另一番風景。錢清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圍繞美麗這一課題,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將錢清打造成杭州都市區的“后花園”。
位于杭金衢連接線南側的樞里村,這兩天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客人,勘查地形的、做設計的、測量面積的,十分熱鬧。樞里村是今年錢清鎮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頭戲”,與九巖村、三西村連成一片,將成為錢清鎮一條美麗鄉村精品示范帶。
錢清鎮地處寧紹平原,唯有樞里村這一帶依山傍水,自然風光極好。蓄水量達16萬立方米的青山水庫水清如鏡,水質為Ⅰ類;石板嶺古道是浙東游擊隊蕭紹支隊曾經走過的紅色游步道;村里還有2200多畝楊梅山,楊梅鮮嫩甘甜,但至今仍“養在深閨人未識”。
“杭紹臺高速西線其中一個互通,就位于我們村,利用這個獨特的區位優勢,村里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計劃開發采摘游、休閑游、民宿等,將我們村打造成養老、休閑的旅游目的地。”樞里村村委主任王建剛說。
截至目前,樞里、蜀風、方家橋、錢清等4個村已成功通過“五星達標、3A爭創”市級驗收,梅東、前梅等9個村已啟動第二批創建。
按照高標準、精細化的要求,錢清鎮從環境衛生、廁所革命、垃圾分類、庭院美化等方面入手,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打造舒適的人居環境。每月一個主題,重點開展建筑余料回收利用、房前屋后堆積物清理、田間地頭白色垃圾清除、露天糞坑清理等村莊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廁所革命”成績全省領先,新建改建水沖式廁所250只;全鎮垃圾實質性分類率達90%,累計清除廚余垃圾一萬余噸。今年,錢清鎮又成為柯橋區農村再生資源回收試點鎮。
美麗鄉村既要“顏值”更要“氣質”。在錢陶公路與104國道南復線交叉口,一座白墻黛瓦、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院映入眼簾,這是錢清鎮的美麗鄉村地標——鄉村微記憶。這座占地4500余平方米的江南小院,原是陸游后人修建的書院,上世紀80年代被當做糧庫使用。今年,錢清鎮將在這里重現兩家本地百年老字號——天祿堂、松盛醬園,展示中藥、醬油的制作過程,并增加互動體驗,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這樣的人文景點,在錢清將越來越多。始建于北宋的錢清鎮,積淀千年文化,遺留的歷史故事、文化名人燦若繁星。除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外,被乾隆稱贊“循吏當年齊國劉,大錢留一話千秋”的東漢清廉太守劉寵,他的故事當地居民早已耳熟能詳;嶺江村牛頭山上的浮峰寺俗稱牛峰寺,王陽明曾在此讀書,寫下《游牛峰寺四首》《夜宿浮峰》等詩;“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曾任清華大學首任校長的羅家倫,祖籍錢清江墅村;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命名者朱慶瀾祖籍聯興村秦望自然村……錢清鎮將不斷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為美麗鄉村注入文化內涵。
牛頭山下,西小江畔,新一輪“融杭潮”正在涌起。這是錢清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更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時代契機。以產業為媒,主動融入大灣區,擁抱灣區經濟,站在風口之上,錢清鎮蓄勢起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