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村郭黛瓦、小橋流水人家”。人間四月天,漫步在57.6平方公里的“新倉經驗”起源地上尋找鄉愁,與8個鄉村美麗邂逅,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工業園升格為國家級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倉分區,智裝創業創新中心、童車產業兩創中心、嘉創智谷產業園等的建設,從產業集群轉向雙創平臺,產業內部、產業之間的合作方式更加開放,一點一滴推動著經濟格局的變遷,又是小鎮另一幅“熱血”的圖景。
“這個地方很漂亮、很干凈,背靠上海、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突出,配套設施也非常完善,比如說天然氣直接供到廠區,還有人才公寓、健身綠道。對我們來說,很方便,也讓我們對企業的下一步發展充滿信心。”談及企業落戶的原因,上海久力包裝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余作若說。
“高大上”的項目接踵而至、前沿的技術在這兒研發、“老本行”農業也邁向多元化……以一方水土育特色產業,與上海金山區有著17.8公里無縫接壤的平湖市新倉鎮,正在進行著一場風生水起的變革。“讓一流的營商環境成為新倉持久的吸引力。”他們顛覆過去以產業為主的園區或傳統的塊狀經濟模式,創建新平臺,引入最新技術,集聚高端人才,開發文旅功能,建立起集產業鏈、投資鏈、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于一體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逐漸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墻內開花墻外香”。
從一處美到處處美
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一個地方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也是廣大居民的殷切期盼。
“開展小城鎮綜合整治以后,每天都不一樣。”每天早上,徐景釗都要在放港河步道走一圈,在新倉新廟集鎮上開店的他感慨道,“以前集鎮老舊破敗,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天氣一熱,就會發臭,蚊子、蒼蠅特別多。后來鎮里統一進行修繕,還出臺了一些規章制度,我們都十分支持,現在住在這里感覺神清氣爽。同時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這個老集鎮又開始熱鬧起來了。真是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新廟集鎮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其東北與上海接壤,地理位置優越。集鎮老街區曾集聚了原新廟鄉政府、衛生院、中小學、影劇院等,還有供銷社、食品站肉店、合作商店、飯館、藥店、旅館……這里一度是集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不過,1999年并入新倉鎮后,集鎮老街區興隆的局面開始逐步消失。“小城鎮衰敗的背后是商業的衰敗,由此還帶來了鄉風文明的衰敗。”曾在平湖規劃部門工作過的新倉鎮黨委書記張國躍太清楚小鎮的“痛點”,“新倉的未來朝哪里發展,先要還歷史‘舊賬’。”
從2017年開始,新倉鎮針對環境“臟亂差”,積極開展整治,從新廟集鎮提升計劃先出發,再輻射至整個鎮域。不僅全面升級基層配套設施,重新改造排水系統,還對河道進行清淤、兩岸建筑進行美化,種植綠化,同時開啟道路交通問題整治。
一個干凈整潔的基礎環境、一條波光瀲滟的生態河道、一片郁郁蔥蔥的生態林……一處的脫胎換骨帶來了整個鎮的華麗轉身,實現著新倉人居環境從“一時美”“一處美”到“持久美”“處處美”的轉變。
從生態美到發展美
小鎮經濟持續壯大
15個項目攜30.6億元的總投資落戶新倉,其中外資達2.05億美元,涉及生產性服務業簽約金額12億元,數字經濟類簽約金額5.9億元,工業產業項目簽約金額9億元,農業產業項目簽約金額3.5億元,人才科技與平臺類項目簽約金額0.2億元。
服裝工廠店一條街、特色餐飲一條街、童車玩具一條街,新倉新廟集鎮上3條特色街同時開街,不僅讓鎮上的人沸騰了,更吸引了周邊鄉鎮甚至是上海的諸多游客。
緊接著,浙滬啟動“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新倉再次成為焦點。新倉與廣陳以及上海金山區廊下、呂巷、張堰鎮共同簽署了《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五鎮聯盟共建協議》。這五鎮將建立“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聯盟聯席會議機制,以鎮為前臺、市(區)為后臺,負責先行區建設過程中各方面工作的統籌,包括基礎設施配套、重大事項協調、政策支持等。同時,聯盟將每年至少召開兩次聯席會議,建立日常聯絡機構,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對接聯絡制度。新倉鎮還將建成的鹽船河和放港河綠道與金山河道交界處串聯貫通。
一周內重磅消息不斷來襲,重新煥發活力的新倉開始演繹“創新崛起”的新故事。
新倉鎮三叉河村村民凌劍平最近很忙,忙著完善自家的農家樂。“這兩年,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我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他說,“土地流轉了,農村環境變化了,接軌上海讓新倉名氣越來越大了,我們退休在家也沒事干,很愿意為村里的農旅項目出一份力,讓我們的三叉河越來越好。”
近年來,新倉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多元功能,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先后引進多項農業產業項目,其中在2017年和2018年兩屆農洽會上共達成簽約項目5個,投資近5億元。
從外在美到內在美
精準服務持續提升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那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支點”是什么?
新倉的答案是精準到位的政務服務。
300萬元、1300萬元、3000萬元、1.3億元、1.7億元……自2013年落戶新倉以來,嘉興市高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銷售額逐年呈幾何增長。公司董事長、80后博士鄭泓坦言,公司的做大做強,離不開鎮黨委政府長期以來的幫助和關懷。為幫助企業的新產品研判市場,去年,張國躍帶著鎮規劃辦、經發辦等部門負責人3天跑了4個省,坐了7趟火車,行程2400多公里。“我們剛開始來的時候,他們就多方協調解決土地、廠房等問題,為了扶持我們的新產品,還專門抽出時間和我們一起跑市場,為我們介紹工程,鼓勵我們先做一批示范樣板。”鄭泓說,公司從不忘記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借助自身擁有的先進技術項目支撐,嘉興市高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與當地企業積極合作,逐步形成一個新材料的上下游產業鏈,促進新倉經濟的轉型升級。
在新倉,群眾對政府的評價里,幾乎都躍動著精準服務的因子。
新倉鎮現有新居民20783人,同全鎮戶籍人口幾乎形成2:3的比例,是典型的新居民集聚鎮。今年,不少新倉的新居民拿到了一張“暖心服務”卡,卡上包含了新居民“最多跑一次”、醫療、子女就學、身份證辦理、文化課堂、流動黨員一站式、金融理財、需求收集等八方面的服務內容。“我比較關注孩子入學、就學、升學這方面,有了這張‘暖心服務’卡以后,上面有聯系人,可以及時聯系學校里的老師,了解最新的信息等。”新居民龐婷說。
“全員服務、無人不用,全位服務、無處不在,全效服務、無所不及。這是我們堅持的理念。只要有群眾的地方就有我們的服務。”新倉鎮相關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