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委書記馬曉暉以市級“河長”身份深入西苕溪沿線巡查并檢查指導防汛工作。他強調,湖州是“兩山”理念誕生地、美麗鄉村發源地,各級各部門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進一步提高認識、拉高標桿,堅持和深化“河長制”等行之有效的做法,不斷推動我市水環境保護和水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同時要未雨綢繆、及早謀劃,抓細抓實防汛工作,全力以赴為防汛防臺做好準備。
馬曉暉一行首先自湖城天際外灘乘船沿河察看水環境治理、生態河岸建設等工作,并就提高整治標準、持續優化水質、完善長效機制等提出具體要求。他強調,水環境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要實行最嚴格的水環境監管制度,固化有效措施,敢于動真碰硬,進行督查問責,不斷完善水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在長興縣和平鎮長城村、呂山鄉龍溪村,馬曉暉先后實地調研了池塘小微水體治理、防洪水利設施建設等工作,現場檢查防汛物資儲備、防洪排澇設施運行、應急值守制度落實等情況。他強調,要著力構建責任明晰、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長工作體系,廣泛發動和凝聚社會力量,共同做好西苕溪沿線水生態保護工作;要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思想,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扎實做好防汛各項準備工作,全力確保安全度汛。
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后續工程(開發區段)總投資9.13億元,建成后可補齊開發區防洪排澇短板,提升區域防洪排澇能力,鞏固太湖水環境治理成果。東苕溪綠道是我市綠道網專項規劃的一號綠道,是集防洪、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水利示范項目。馬曉暉詳細了解兩個項目推進情況后指出,開展河道治理、建設生態綠道,不僅改善了河道生態環境,也提升了沿河兩岸的綜合功能和品位,獲得了經濟、生態和社會三重效益。要進一步做好資源整合文章,結合水利項目實施,深入推進“美麗河道”、生態綠道建設,把治水工作與親水平臺打造、生態文化宣傳等有機結合起來,提升沿河環境品質,以實實在在的治水成效提升百姓幸福感和滿意度。
副市長蔣偉峰等參加。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