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頭條 正文

水系連通 讓“活水桐鄉”呼之欲出 實現從根本上的治水

發布時間:2019-04-21 09:19:24 來源:嘉興日報 記者 孔越

  “水系連通之后,河水流動起來了,臭味明顯少了。”不久前,家住濮院鎮新港村里浜附近的村民這樣感嘆。原來,該村新開挖了130米長的河道,將村里的里浜和長浜兩條原本“斷頭”的河道進行了貫通,形成循環回路,換來了水質的明顯改善。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去年,作為桐鄉市水環境生態改善提升工程之一的水系連通專項整治工程,計劃在10個鎮(街道)整治斷頭浜40條,新建生態護岸12.6公里,挖除土壩38個,新建橋涵30個,新開河道1.8公里。至2018年10月底,該年度水系連通專項整治任務全部完成。通過水系連通治理,逐步恢復了當地河湖水體的自然連通,增強水體的流動,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讓“活水桐鄉”呼之欲出。2018年,桐鄉Ⅳ類水以上占比達99.31%,比上一年提高4%,成功奪取省治水“大禹鼎”。

  讓水體流動起來

  桐鄉市現有大小河道2622條,總長2264.6公里,水網密布,縱橫交錯。其中鎮村級河道占全市河道總長的80%以上。在桐鄉,稱“浜”的河道有1600多條,而191條劣V類河道中涉及小浜126條,這些小浜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著水流不通或流速不暢。

  那么,如何讓河道水體流動起來?

  “作為河道綜合整治的組成部分,打通斷頭河,恢復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在平原水網地區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們系統梳理全域水系河流,摸清情況,分析論證,綜合考慮水系、水位情況,拿出措施,力爭讓每條河道水系暢通,實現清水、活水。”桐鄉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斷頭浜的成因主要包括天然末端的河浜,工程臨時土壩沒有及時拆除而形成河道阻隔,部分農村河浜上隨意修筑的通行土壩,以及人為侵占填埋河道等。為此,桐鄉針對通行土壩形成的斷頭浜,將河道內阻礙水體流動的土壩挖除,修建橋涵或涵洞,在恢復水系自然連通的同時,又便于周邊村民的出行。對于天然末端河浜,該市在斷頭浜和相鄰河浜間因地制宜開挖河道進行水系連通,以改善河道間的水力聯系,增強水體的流動性和自凈能力。同時,該市針對177座水閘未開啟的現象,及時采取措施,目前,這些水閘在水位允許的情況下將長期開閘,促使河長流,助推水長清。

  讓水質恢復起來

  由于平原水網地區河道坡降小、流速緩、水動力條件差等原因,河道極易淤積,加之農業面源污染、農村生活污水的影響,河道水質惡化、河水發黑發臭、河床淤積干涸現象在斷頭浜中普遍存在。

  如河山鎮的華臺村太寶橋港,河道曾被土壩一分為二,導致水系不通,該鎮統籌考慮河道、村莊及周邊道路的布局,挖掉土壩,合理開展了水系連通……

  “經過清淤、打通‘斷頭浜’、岸坡整治等系統治理后,我市河道水質有了較大改善,而且在修復和改善河道水生態環境的同時,增加了河流的自凈能力,達到了水質凈化效應、生態效應和景觀效應并存的效果。”該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水體連通后,可改變水面、農田、土壤、陸生生物、水生生物等的情況,使生態環境朝有利方向發展。該市各鎮(街道)積極推進生態型護岸建設,探索形式低矮化、材料生態化、種類多樣化的生態型護岸,使河道真正“活”起來,同時結合美麗鄉村、美麗河湖建設,進一步加強河道綠化,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在河道兩岸栽植適宜樹種,在美化河道環境的同時,也彰顯了地方特色。

  讓“活水”聯動起來

  一河分兩鎮,一河分兩村,在桐鄉比比皆是,劃區而治,各自為政,但河道內的水卻是流通的。上下游、左右岸屬地不同,使得“活水”連通有時鞭長莫及、有心無力。如何打破區域之間的壁壘,聯動而治?

  崇福鎮與洲泉鎮的“二鎮聯動、三村活水”,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崇福鎮張家浜河道屬于芝村日輝橋片區,早些年上游和位于洲泉鎮的清河苦塘金河道相連,下游和位于崇福鎮聯豐村的鯉魚化浜相連。而近年,各條河道建立了水閘和土壩,形成了“各自為政”的小包圍格局。由于沒有外河水引入,一到枯水期水體自我凈化功能下降,水質渾濁。為此,崇福鎮兩村之間,崇福與洲泉兩鎮之間多次協商溝通,最終在張家浜與清河之間建造高1.5米、寬2.5米的涵洞。同時挖除土壩、打通水系。這樣芝村日輝橋將由原來的1個出水口變成2個,聯豐村片區河道也多了至少3個出水口。

  跨區域連通“活水”,推動桐鄉形成一種“聯動一體化、聯防責任化、聯治高效化、聯商常態化”的跨區域治水模式。據介紹,過去治水并沒有從“活水”角度出發,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使有時注意到了水系連通,卻沒有注重區域“活水”。而現在,桐鄉市上下聯動、條塊攜手推進協同“活水”,實現從根本上的治水。

  

標簽:河道;連通;水系;土壩責任編輯:陳婷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