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召開的麗水市“兩山”發展大會,在麗水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市委書記胡海峰所作的題為《高舉發展的行動旗幟,奮力書寫“麗水之干”的“兩山”時代答卷》的報告,不僅對麗水市撤地設市以來的生態文明建設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更重要的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的理念作了科學的解讀,是新時代新麗水邁上新征程的科學指南,是麗水加快實現“兩大歷史使命”的行動綱領。
一、麗水的生態自信緣何而來
在理念上,麗水是全國最早把“生態立市”確立為發展戰略的地級市。早在2000年,麗水市第一次黨代會上就提出了“生態立市、綠色興市”發展戰略,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自覺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走出了一條具有后發地區特色的科學跨越之路。這條道路從全國來看,具有開創性意義,是生態文明理念在中國的較早實踐。
在實踐上,麗水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文明之路。2000年麗水撤地設市后,市第一次黨代會首次提出了“生態立市、綠色興市”發展戰略,此后,市委根據麗水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又先后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長壽之鄉”的區域定位,“實現生態文明由全國先行區向示范區、小康建設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000美元向10000美元三大跨越”的發展路徑。市第三次黨代會進一步確立了“綠色崛起、科學跨越”的戰略總要求,隨后又提出要把麗水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和生態經濟發展“雙示范區”。2017年召開的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了“兩大歷史使命”,把“勇當綠色發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作為新的奮斗目標。2019年2月召開的麗水市“兩山”發展大會,進一步提出了打開“兩山”轉化通道的“三把金鑰匙”和加快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六個致力于”。從而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形成了獨具麗水特色的比較完整的市域發展戰略體系。
在成效上,麗水取得了全國矚目的生態文明業績。20年來麗水市上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勇當綠色發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二、從“綠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
“兩山”發展的前提是“綠起來”。綠水青山,是自然、是生態,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綠起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十幾年來,麗水自覺把“尤為如此”重要囑托轉化為使命擔當、發展思路、工作實踐,堅定不移舉生態旗、走生態路、吃生態飯,以堅如磐石的定力推進綠色發展,把“生態立市、綠色興市”確立為市域發展戰略,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綱要,確定了“綠色崛起、科學跨越”戰略總要求,為麗水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給秀山麗水帶來了全面深刻、影響深遠、鼓舞人心的巨大變化。
“兩山”發展的關鍵是“富起來”。當前,麗水正處在加快發展時期,生態優勢比較突出,但“富起來”的擔子仍很重。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如何打通“兩山”通道,使GEP更多更好更快更直接地轉化為GDP,充分釋放綠水青山的經濟價值。我們在現階段強調“兩個較快增長”,就是要堅持高質量綠色發展方向,牢固樹立“抓好GEP同樣是為了抓好GDP,抓出GDP才有更好GEP”的價值評判標準,推動“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全力構建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努力變生態要素為生產要素、生態價值為經濟價值、生態優勢為發展優勢,同時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服務生態建設,更優地惠及群眾利益,讓高顏值的生態環境與高水平的經濟發展服務并統一于高品質的美好生活,走出一條獨具麗水特色的“富起來”之路。
“兩山”發展的根本是“強起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撤地設市以來,麗水麗水市上下始終堅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核心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豐收。2006年以來的12年間,麗水市生態系統價值(GEP)增長1.2倍,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2.9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2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2倍和4.1倍。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實現“十五連冠”、農民收入增幅實現“十連冠”,平安建設群眾滿意度實現“五連冠”。
今天的麗水,正站在大建設、大發展、大跨越的重要歷史關口期,以“綠起來”首先帶動“富起來”進而加快實現“強起來”是我們的根本使命。相信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和全省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麗水市交通條件、區位條件、發展條件將進一步改善,必將成為我們更好地融入國家戰略和全省大局、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綠水青山”正煥發出蓬勃生機,麗水一定會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成為全國“兩山”發展的實踐樣板和發展標桿。
三、以“麗水之干”擔綱“麗水之贊”
在新的歷史方位中勇挑重擔。一方面,麗水市具有最大的生態優勢,是全省第一、全國領先,發展生態綠色經濟潛力巨大;另一方面,麗水市“兩山”通道尚未完全打開,實現“兩個較快增長”的任務還很重。一方面,從浙江來看,麗水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省相對落后,離全省的平均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從全國來看,麗水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達中等偏上,許多方面都已超過全國平均指標。市第四次黨代會根據麗水所處的歷史方位,向麗水市各級黨組織和麗水市人民提出了加快實現“兩大歷史使命”的奮斗目標,即“確保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勇當綠色發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在綠色發展“中國方案”的歷史豐碑上,注入濃濃的麗水元素,刻下深深的麗水印記!筆者認為,在當前,實現“兩大歷史使命”就是要以“兩山”理念為指引,加快高質量綠色發展,推動“兩個較快增長”,以“綠起來”首先帶動“富起來”進而加快實現“強起來”。
破除“四大障礙”,用好“三把金鑰匙”。綠水青山不會坐等變成金山銀山,要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就必須運用好“三把金鑰匙”。“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是打開“兩山”轉化通道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一直以來,麗水生產力布局“散”,各縣(市、區)之間統籌不足、各自為政,各行其道、各成一攤;創新不足,不同程度存在著發展方式、產業結構、管理模式、體制機制等短板;內生動力不強,底子薄、基礎差,人才資金短缺,這些制約麗水市經濟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一直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而“三把金鑰匙”則是破解發展難題的良方妙藥。
把“六個致力于”落地砸實。以“麗水之干”擔綱“麗水之贊”,加快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推動麗水再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沒有捷徑,唯有實干。一要致力于生態提標。對標世界一流,打造大花園最美核心區,建設自然資源資本強市。二要致力于產業創新。深刻把握“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基本內涵,突出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方向,調結構、優布局、強產業、全鏈條。三要致力于交通先行。四要致力于改革開路。堅持高質量改革創新,為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動力和活力。五要致力于開放合作。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深度參與區域產業合作、價值鏈分工;充分發揮海外華僑資源優勢和“山海協作”機制優勢,以麗水的“世界華僑”造就華僑經濟的“世界麗水”。六要致力于民生改善。堅持生態惠民、綠色富民、發展為民。打好群眾增收致富組合拳,織密民生保障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麗水”,讓人民群眾既有好生態又有好生活。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