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落水’洗衣服,這是好多年沒有的事了。”4月17日下午,在藕池小區一座雨水生態洗衣房里,幾名洗衣阿姨臉上笑開了花。
“天落水”,是當地群眾對雨水的俗稱。用雨水洗衣服,讓路橋區螺洋街道藕池群眾找到了鄉愁感覺。這個變化,得益于螺洋街道在治水工作中借力“臺州藍”的全新探索。
去年以來,臺州在生態環境部的空氣質量排名中多次躋身全國前十,“臺州藍”頻頻刷爆朋友圈。如何讓“臺州藍”助力“治碧水”?去年年底,螺洋街道在藕池小區打造了臺州市首個采用中水回用的雨水生態洗衣房。
螺洋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建峰說:“‘臺州藍’為我們帶來了好雨水,這是深化治水節水的新資源。”雨水洗衣房結合了“污水零直排區”的創建理念。與一般民房常見的單根落水管不同,藕池小區的每戶人家門前,都安裝了兩根胳膊粗細的白色水管。
“一根是污水管,一根是雨水管,雨污徹底分離。”螺洋街道黨工委委員、副主任潘劍介紹說,“實現雨污分離后,雨水被統一收集到洗衣房附近的雨水池里。”前階段的連續多雨天氣,讓這個有著170噸“肚量”的蓄水池“喝了個足”,至少可以保障附近居民半個月左右的洗衣用水。
在生態洗衣房項目負責人黃祚的手機里,有著許多隱藏在小廣場下的蓄水池的建設照片。“我們在廣場下面安裝了雨水回收池,收集來自居民屋頂、草坪和車道的雨水,經過雨水模塊等回收利用系統,處理凈化后進行利用。”
雨水洗衣,水質是關鍵。“我們每半月對收集的雨水水質進行檢測,并及時進行公布。”潘劍指著洗衣房一角的水質公示欄說,各項檢測指標都達到了三類水標準。“與河水相比,雨水洗起來一點異味都沒有。與自來水相比,用雨水不用花一分錢。”正在洗衣的附近居民陳雪紅高興地說。
值得一提的是,雨水洗衣房污水都被統一排入排污管,徹底實現了污水零直排。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