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東城社區雙管齊下創新垃圾分類治理模式

發布時間:2019-04-08 08:55:45 來源:鄞州日報 記者 盧霞 通訊員 史麗娜

  作為中河街道第一批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的社區,從2015年7月開始,東城社區就一直把垃圾分類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從源頭上抓起,在3000余戶居民當中,探索出了“線上每日打卡”+“線下一小時義工巡查”的垃圾分類治理模式。

  昨天上午9時不到,居民嚴麗華就走進了中河街道東城社區居委會,熟練地從架子上拿過綠色的垃圾分類馬甲套在身上,又拿來夾子和垃圾袋,準備和大家一塊出發。“阿姨們都好早啊,說好9時,每次你們都提前到。”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社工小鮑說,“這些年社區能順利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多虧了志愿者和居民們的支持。”

  作為中河街道第一批試點推行垃圾分類的社區,從2015年7月開始,東城社區就一直把垃圾分類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如何在3000余戶居民當中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東城社區一直在積極探索。

  “這些年我們做了很多推廣工作。”社區黨總支書記張信娥捧出一摞摞入戶宣傳登記冊,只見“鄰里綁帶、織網工程”垃圾分類承諾書和每家每戶家庭成員排摸表等一本本檔案冊裝訂得非常細致。“這些年一直在做各種宣教工作以及入戶指導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榮安和院還被評為2017年浙江省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

  起點高了,壓力更大了。為了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入戶調查必不可少。在一次次入戶指導中,社工和志愿者經常遇到一個問題:上門時住戶的垃圾桶已經倒了,有時候只能從大家的口述中得知一些垃圾分類狀況。

  如何從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東城社區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線上每日打卡”+“線下一小時義工巡查”。從今年3月開始,社工和志愿者再次入戶指導垃圾分類,并讓住戶加入“綠色家園”樓道群。“每幢樓都各自建群,已經建了32個,80%的居民已經入群。”張信娥說。居民們每天把垃圾分類的照片上傳,網格長會進行點評,同時根據上傳情況以及分類情況給各戶打分,每月評選樓道垃圾分類之星。月末,居民們還可憑積分兌換小禮品。“我們原本要求居民一周上傳2次以上,黨員家庭上傳3次以上,但幾周下來發現居民打卡積極性非常高,有些幾乎每天上傳。”張信娥說。

  為了推行垃圾分類,這些年東城社區組建了“敲門行動”志愿者、“守桶”志愿者、“綠色小螞蟻”暑期學生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團隊。從去年初開始,社區將這些志愿者團隊組合成了一支“我愛我家”一小時義工團隊,每個小區每天安排六七名志愿者撿拾垃圾,檢查樓道垃圾桶,對分類錯誤的垃圾袋再次分揀。每個周末,還有親子志愿者參加。“今天我參加了義工活動,感覺很有意義,巡查時我發現草叢中、綠化帶里有可樂瓶、塑料瓶、包裝紙,我撿起后扔進了分類垃圾桶。”這是上周周易晨小朋友在“我愛我家”一小時義工巡查表中,用漢字夾雜著拼音寫下的巡查情況記錄。張信娥說,如今一小時義工團隊的人數已從原先的三四十人增加到了130多人。

  在社區垃圾終端環節,東城社區也做了不少工作,在各小區分別配備了由清衛工組成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對分類垃圾袋進行抽查、掃碼、開袋、拍照、打分,把信息反饋到社區,社區則對分類不合格的家庭進行新一輪的宣教指導。

標簽:垃圾分類;東城;社區;義工;居民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