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風車大道”資料照(記者 林銀海 攝)
《鄞州區鄉村整治提升與產業發展三年規劃》提出,圍繞東錢湖景觀環線、濱海漁耕片、太白養生片、塘河水韻片、鄞城新農片和梅林隱居片展開建設,以“一鎮一線一業、一村一特一品”為目標,實施“十百千萬工程”,著力構建村在線上、園在線邊、產村結合、農旅文體融合發展的美麗鄉村新格局,力爭將鄞州建設成為歷史底蘊深厚、人文特色鼎盛、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特色鮮明的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區。
3月26日,《鄞州區鄉村整治提升與產業發展三年規劃》正式編竣,為鄞州鄉村未來三年發展描繪出一幅全新的圖景,鄞州鄉村振興再次邁出堅實一步。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上,鄞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正在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全領域、全空間、全方位助推鄉村振興,朝著“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闊步前行,加快走出一條具有鄞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比學趕超 扛起鄉村振興“一面旗”
黨建強,人心聚,鄉村興。40多年前,下應街道灣底村是出了名的窮村,村里開會沒有凳子,村民搬幾塊磚頭一疊,就坐了上去;40多年后,灣底村變成了全國聞名的小康村,這個只有1082名村民的小村,全村經營性凈資產達到8.8億元,村民人均收入5萬元。成功蛻變為“億元村”的奇跡,與村黨組織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作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黨的領導一直是灣底村強村富民的重要遵循。40多年來,灣底村黨委始終秉持“人民第一、創業萬歲”的理念,團結帶領黨員群眾艱苦創業。在村黨委的帶領下,灣底村黨員一直把組織原則和村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每一名黨員干部也都成為了村里工作的“主心骨”。他們堅守著“氣力吃虧得起——多做實干、閑話吃虧得起——寬容大度、鈔票吃虧得起——先公后私”的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灣底村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多年來,村里沒有出現過項目投資失誤的情況,沒出現過個人凌駕于黨組織之上的情況。一村富不是富,共同富才是真的富。先富起來的灣底村還主動作為,幫助周邊村發展桑果種植、鄉村旅游等產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建引領是關鍵。不止是“老先進”灣底村、東吳鎮勤勇村,有更多村莊都在以當標兵、走前列的姿態扛起鄉村振興的大旗,村村比學趕超、個個奮力攀高,為省市乃至全國提供更多的鄞州樣板、鄞州解法、鄞州素材。
因地制宜 畫好美麗鎮村“一張圖”
新近編制完成的《鄞州區鄉村整治提升與產業發展三年規劃》提出,圍繞東錢湖景觀環線、濱海漁耕片、太白養生片、塘河水韻片、鄞城新農片和梅林隱居片展開建設,以“一鎮一線一業、一村一特一品”為目標,實施“十百千萬工程”,著力構建村在線上、園在線邊、產村結合、農旅文體融合發展的美麗鄉村新格局,力爭將鄞州建設成為歷史底蘊深厚、人文特色鼎盛、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特色鮮明的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區。
這是鄞州為未來鄉村空間勾勒出的一張總藍圖。在鄞州區817平方公里的“底本”上,有著豐富的農田、水系、林地和人文資源,這次編制的規劃,重點對700平方公里的鄉村空間進行規劃指引,并安排美麗鄉村建設相關項目,將城鄉建設、產業發展、土地利用、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多規融合。
在具體建設中,鄞州則更注重畫出“個性圖”和“點位圖”。從各個村莊的資源稟賦出發,讓在其間的駐村規劃師、設計師發揮出巨大作用,為每一個村莊個性化設計,達到千村千面、百村百姿的效果;從保持鄉村風貌著手,統籌兼顧生態保護、文化遺存、歷史傳承等。
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工作,鄞州堅持規劃先行,謀定而后動。通過高標準謀劃,將推進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打造村容整潔的“秀美鄉村”;突出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生產高效的“富裕鄉村”;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打造舒適便捷的“幸福鄉村”;注重文化傳承創新,打造浙東特色的“美麗鄉村”。
串珠成鏈 打造連線成片“一片景”
村里的角落被合理利用,堆放垃圾、雜物的墻角全部被清理,改建為花壇;咸球路一側的店鋪統一改裝,更換為木質風格、古色古香的店招;新增停車位40個;2.5萬平方米墻面重新粉刷完成……在咸祥河彎曲處,那處潔美的小村莊就是西宅村。
在村莊建設中,西宅村著眼于細微處,道路和墻面這些村莊“窗口”都在悄然發生變化。走在西宅村的主干道上,重新澆筑的標準水泥路替代了原來的石子路,道路兩側放置著花箱,有些住戶的墻面上還布上了植物裝飾。原來的墻面只是普通的水泥墻,現在不僅統一粉刷,沿河兩側房屋還畫上了墻繪,與波光粼粼的河面相映成趣。為了讓農村環境面貌保持長效管理,西宅村還探索實行市場化運作,將環境衛生委托給專業的保潔公司,推動鄉村建設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從“一時美”邁向“持久美”。
還有咸祥鎮南頭村,昔日漁民捕魚、種棉花,如今灘涂變沃壤、滄海成桑田,村民經商、養蝦蟹,與自然和諧發展,再加上別具傳統的漁村風情等,南頭村成為兼具顏值與氣質的特色新村。
姜山鎮陸家堰村,在村莊建設中突出“潔”字,廢棄輪胎里盛放著鮮花,處處可見的創意墻繪,村民的居住環境大為改觀。
實施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韻、一村一景,鄞州正在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打造各美其美的魅力鄉村。去年以來,鄞州新增3個國家級和省級美麗宜居村,創建3個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1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鎮;還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合格村建設,讓更多的村莊享受到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普惠政策。美麗鄉村連點成線、連線成片,將一個個“盆景”串聯成“風景”,再讓一片片“風景”變身成為更加亮麗的“景區”。
點石成金 打好鄉村產業“一張牌”
距離東吳鎮勤勇村村民委員會不遠處,群山之間坐落著原鄞縣勤勇小學。從去年年底開始,這所閑置了20年的學校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民宿”——“大樂之野·勤勇”,在保留一部分空間和形式的基礎上,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重新修繕。正式運營后,雖然外觀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歷史風貌,但是內里已經煥發了新的生機,尤其是村莊最特有的石頭元素。【下轉03】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