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浩浩 區委報道組 張偉星)近段時間,杭州市臨安區人大有關“水”的事不少。
今年區人代會上,人大代表票決出的政府十方面民生實事項目中,包括了開展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和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創建。與此同時,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正和區“五水共治”辦,籌劃在今年的鎮人代會增加“五水共治”工作報告議程。
臨安各級人大代表特別關注水,與當地深入推行的人大代表評議河長工作制度分不開——當地以鎮街為單位,組織全區省、市、區、鎮各級人大代表在全區鎮人代會上完成對河長和河道警長的滿意度測評。
而今,這項基層探索出的制度,讓臨安治水交出了更出色的成績單——4個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全域157條鎮級以上河道98.7%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并成功創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第二批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縣。
治水如何?
人代會上曬曬單
在臨安區“五水共治”辦公室副主任董國梁的案頭,擺著一份2018年度各鎮街人大代表評議河長和河道警長工作結果統計表。150名河長的優秀率88.45%、良好率10.82%;44名河道警長的優秀率86.9%、良好率11.3%。
半年多前的場景,臨安區公安分局昌化派出所河橋警務室民警梅亮記得很清楚。2018年7月的河橋鎮人代會上,身為“河道警長”的他走上發言席述職,臺下坐著54名各級人大代表,齊刷刷看著他。他剛介紹完履職情況,就有人大代表提問:“你是如何聯合河長開展好河道禁漁、禁采砂等工作的?”
事實上,這名代表是“有的放矢”。河橋鎮水系發達,漁業資源豐富,但電魚、偷魚等事件時有發生,居民意見不小。梅亮當場表態:加大巡河力度,加強與鎮政府聯動,嚴打涉水違法犯罪。
現場詢問結束,便進入評議環節。最終,54名人大代表都給梅亮評定了優秀等級。“當時是第一次出席這樣莊重的場合,有點緊張,今年肯定會表現更好。”梅亮說。
和梅亮一樣,對于人大代表評議這項制度,臨安的194名鎮級河長和河道警長也經歷了從陌生到熟悉,再到適應的過程。
記者看到,評議的標準非常細,包括巡河的頻率,是否每月至少3次巡河;巡河的“深度”,是否關注河道保潔、水質污染、有無新增排口等情況;是否主動牽頭制定河道治理方案,有效發動干部群眾參與水環境保護治理;是否主動處理群眾投訴等。在此基礎上,區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統一的評議程序和測評表,各級人大代表按照“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次給出意見。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各鎮街已累計開展評議54場次。
履職實嗎?
公開評議河長、河道警長
人大代表評議河長工作制度,起源于2016年。
“當時,臨安的河長們總體表現較好,但問題也不少。有的河長對河道情況不夠熟悉,有的只會走走看看發現不了問題。”董國梁舉了一個例子:此前,當地中部某鎮的一條河道突然出現污水,可河長向鎮分管領導匯報后就“完事”了。情況持續了兩個月,直到區“五水共治”辦得知情況,調查后才發現是附近一家養殖場污水管破裂,及時修補了漏洞。
區“五水共治”辦想給某些責任心不強的河長們“加壓”時,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也在思索:如何進一步調動全區763名鎮級人大代表工作積極性,讓他們獲得感更強?
經雙方多次深入探討,評議制度“呼之欲出”:各級人大代表平常對河長的工作耳濡目染,有發言權,也有約束力。
2016年7月,臨安18個鎮街組織開展人大代表評議河長工作,480余名四級人大代表集中行動,督查巡查全市166條河道,并評議143名鎮級河長。
2017年8月,於潛鎮和昌化鎮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首次把河長工作評議從普通會議室“搬”進了鎮人代會,“檔次”和效力都提高了,范圍擴大到了河長和河道警長。
當地一位鎮干部坦言,之前覺得自己在鎮里是領導,在基層人大代表面前“自我感覺良好”。但在人代會上公開接受評議后,狀況完全不同,“要是因為河長工作沒做好被差評,不僅面子上掛不住,還可能被問責。”
而今,評議工作制度已成為臨安各鎮人代會、街道居民議事會(合議會)的正式議程,實現了“全覆蓋”。根據人大代表的評議意見,河長、河道警長要制定整改措施,鎮人大主席團、人大街道工委全程負責跟蹤督查。如果河長、河道警長被評議為“較差”等級,區“五水共治”辦還要進行約談。截至目前,95%的評議意見都得到整改落實,整改滿意率為100%。
如何精準?
代表監督常態化
今年以來,高虹鎮人大代表趙建軍特意增加了鎮區范圍河道、小微水體的巡查次數,發現問題就直接聯系分管河長。
前段時間,他發現流經村里的吳馬溪出現了黃泥水,和當地環保所一起花了一周時間找出了“真相”,原來是隔壁村的建筑工地洗車水沉淀池滿溢,污水沿路邊水溝流入吳馬溪,問題隨即得到解決。
“現在,老百姓的水環境保護意識非常強,上次有人在河里放養兩只鵝,不到10分鐘就有人反映到鎮里了。”趙建軍說,這對河長履職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對人大代表評議河長工作制度提出了新要求,“雖然離年中的鎮人代會評議還有幾個月,但水環境保護重在平時,我們平常要做個有心人,對河長工作情況作準確、全面了解。”
如何讓人大代表的評議更精準?
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主任邱建國介紹,主要是強化評議前線下線上相結合的調研。線下,綜合運用“看、聽、評、查”等監督方式,組織代表巡查全區157條河道,全面了解河道治理狀況,細致檢查河長工作臺賬,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線上,依托代表監督治水APP,由基層代表擔任全區所有河道的監督長,就近就便開展在線監督。目前,各級人大代表已使用APP參與巡河與監督河(湖)長活動800余人次,去年在評議中共提出意見建議89條。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