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處理好城市生活固廢非常重要。生活既是城市功能之一,又是城市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還是“無廢城市”建設的主戰場。實現城市生活“無廢”的關鍵,是構建科學的城市固廢治理機制。
我國現行城市生活固廢治理機制存在以下兩個突出問題:一是缺乏實力企業的統領,固廢治理的系統化和組織化程度低,分類回收、清運、處理三個環節難以有效銜接;二是前端環節執行分類回收的主體小而散,規模化、集約化不足,難以對中后端環節形成穩定的供貨能力,限制了中后端環節的功能發揮。由此,當前我國多數城市生活固廢治理能力較弱,急需對現有城市固廢治理機制進行革新。
多管齊下,保障城市固廢治理的資金來源。在這方面,可以根據“誰生產誰付費原則”制定落實生產者付費制度,由產品生產廠家支付其產品使用后廢棄的回收處理費用;還要制定落實押金—返還制度,在產品價格內加入一筆“附加款”(押金),這筆款項在購買者將產品或其包裝交回具有回收處理資質的機構后返還,有利于加強前端的分類回收環節;還可以將原生材料征稅返還用于固廢治理、對固廢治理全過程制定實施財政補貼等政策。
構建組織化和規模化的城市固廢治理體系。提升我國城市固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關鍵是打破小而散的城市固廢治理格局,構建組織化和規模化的城市固廢治理體系。城市固廢治理體系的核心應是固廢治理鏈末端的實力企業(資源再生公司),由其來整合固廢治理的前端(分類回收)、中端(清運)、末端(再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各環節,構建城市固廢治理完整的產業鏈,提升固廢治理的系統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整合固廢治理的全產業鏈,既可通過線下傳統模式,也可通過“互聯網+”模式,創建虛擬的“超級回收站”,與各類非正式私人回收者以及流動的小型回收商直接建立交易關系,打造線上回收平臺和線下物流平臺,促進固廢治理各環節和各主體的一體化。
構建城市固廢治理盈利模式。穩定的商業贏利模式是城市固廢治理的基本保障,要構建“資源再生公司負責全產業鏈管理及固廢資源化生產并獲得收益、回收企業負責分類收集廢棄物并獲取收益、生產廠商享受自身產品廢棄后回收及資源化服務并支付治理費用”的盈利模式。收益主要來源于生產廠商支付的費用、原生材料的征稅返還、各級政府獎補、再生資源產品的銷售收益等。城市固廢治理各主體之間盡可能按市場原則進行交易,政府引導但不主導,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