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正文

生態活水來 美麗河湖現

發布時間:2019-03-19 15:14:11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施力維 梁國瑞

一湖碧水,有鳳來儀。在高樓林立的桐鄉市新城核心區,有一片占地近千畝的水域——鳳凰湖。金秋午后,漫步鳳凰湖畔,桂香撲鼻。沿湖城市書房、運動文化展館等配套設施俱全,已成城市的新地標。

近日,鳳凰湖以其優良的生態、靈動的風景成功當選嘉興市級美麗河湖。與天然湖泊不同,鳳凰湖是個“出生”僅10年的城市人工湖。但鳳凰湖的治理之路,從水生態系統改善,到植物過量結構性失衡,再精細調控重現水清魚戲,治理坎坷艱辛。

歷經多年治水攻堅,眼下的浙江,正朝著打造美麗河湖的目標繼續前進。各地的河湖治理重點,已從單一的污染治理,進階為復雜的生態修復。鳳凰湖10年的建設、治理得失,為城市河湖的治理提供了不少生態啟示。

從豐美到泛濫

生態平衡之困

鳳凰湖的誕生源于一個重要的使命:為桐鄉百姓打造一個安全安心的“大水缸”。10年前,桐鄉全市30余條主干河道,水質不佳。為保證飲用水安全,鳳凰湖于2012年正式開挖,逐漸有了今天的這般模樣。

為保供水,鳳凰湖的建設均高標準規劃,入湖河水經過多道工藝凈化后,可達Ⅲ類水標準。但長效保持良好水質,是一場持久戰。桐鄉人要直面的挑戰,不只是治污,更要“活”水,打造出一個科學完善、健康循環的鳳凰湖生態。

事實上,全省各地許多河湖歷經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化處理等多種手段治理后,短期內均能實現水質的明顯改善。但后續之路,都面臨著和鳳凰湖類似的困境。水體看起來干凈,但水生動植物貧乏,生態多樣性被破壞。“死水一潭,污染極易反彈。”有專家將這種現象稱“水下沙漠”。

為給鳳凰湖構建生態系統,自2015年開始,當地持續引進10多種水草,種了200多畝水生植物。

很快,鳳凰湖底水草搖曳、魚蝦穿梭,猶如“水下森林”。令桐鄉人一度誤以為,“鳳凰湖很健康”。然而,好景不長,大面積的水草帶來生機的同時,一場生態失衡的危機也在無形逼近。

2016年夏天,桐鄉市民小張和家人來到鳳凰湖游玩,發現大片湖面被一種狀似狐貍尾巴的水草密密麻麻地覆蓋,水中難見其他水生植物和動物。從這個夏季開始,狐尾藻和馬來眼子菜在鳳凰湖成為沒有天敵的優勢物種,大量生長,并迅速擠壓其他植物的生長空間。其中,馬來眼子菜從原來占比0.4%猛增至40%,狐尾藻增加至35%。

湖中水生物生態結構性失衡,“水下森林”再遇危機,當地始料未及。據了解,狐尾藻、馬來眼子菜以污染物吸附能力強、凈化水質效果好,被稱為水草“明星”,全省各地在開展水質治理中廣泛運用。

桐鄉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說,基層在生態治理上缺乏科學指導,一般做法是種水草、放魚苗,至于選品種、多少量,經常憑經驗。

這兩種植物迅速生長,遮蔽陽光,導致其他水草和魚類生長空間被擠占。鳳凰湖中的水生植物從11種減至6種,尤其是苦草、金魚藻等有益水生植物的生長被嚴重抑制。不僅如此,成片的水草衰亡、腐爛,導致水體二次污染,鳳凰湖水質再度明顯下降。“只能通過人工打撈來控制水草數量,費時費力。”桐鄉市鳳凰湖旅游公司負責人馬德良無奈地說,水草通過斷莖就能繁殖,如果沒有更有效的辦法,一年內兩種植物會卷土重來覆蓋湖區。

從修復到長效

亟須專業引領

鳳凰湖治理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讓管理部門陷入思考。

經過多方征求意見,2017年春季,鳳凰湖管理者調整思路,從杭州引進了專業從事水生態修復重建團隊——合力科技,嘗試通過水生態系統調控技術,對鳳凰湖進行全面治理。

這支專業治理團隊通過GPS定位、水底聲吶等技術,連續3個月對鳳凰湖的水生態進行綜合調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和診斷,最終建立一套健康水生態模型,確定了符合鳳凰湖當地氣候和環境條件的治理方案。

按照這一模型,鳳凰湖水生態要恢復達平衡狀態,那么當年的狐尾藻移除率應高于70%,馬來眼子菜移除率應高于60%,微齒眼子菜、黑藻等數量則需維持穩定,苦草等有益水生植物則要進一步恢復。

在湖區一角,記者見到專業團隊正在緊張工作,該區域內原本瘋狂生長的狐尾藻得到有效控制,苦草恢復生長,水體清澈,可見螺螄、魚蝦。“我們對狐尾藻和馬來眼子菜定向調控,遏制生長速度。”合力科技水生植物研究員劉莉說,“類似技術已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廣泛應用,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根據環保部門的動態跟蹤,目前鳳凰湖水草泛濫等問題基本得到控制,水生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恢復。從今年7月開始,湖區水質一直維持在Ⅱ類。“水生態修復重建技術在鳳凰湖的應用效果,迅速又高效,各方多贏。”合力科技負責人馬明亮說,像鳳凰湖這樣的湖泊,生態修復一般需要3至5年的時間。恢復水生生物多樣性,重建河湖健康平衡的生態系統,是生態治水的根本措施,能有效提升水質、鞏固治水效果、防止水質反彈。

記者走訪發現,嘉興、溫州等地部分河道、湖泊均存在狐尾藻、馬來眼子菜泛濫的問題,一些基層干部,甚至還沒意識到水生態系統已經出現問題。“生態修復專業性強,應有專業的機構來開展治理。”對此,桐鄉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建議省級部門出臺生態治理的相關導則,或開展相關培訓,避免在生態修復過程中引發新的生態問題。

標簽:鳳凰湖;桐鄉市;水草;水生植物;治理責任編輯:仲瑤卿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