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區梅山江邊百合花園小區南側,有處沿河景觀帶,悠長的小徑,蜿蜒的跨江游步道,設施別致,景色優美。然而,記者昨日看到,河面上漂浮著大量枯黃的水草,特別是水葫蘆已明顯腐爛,讓清澈的河水黯然失色。
梅山江邊枯萎的水草極大影響了河道面貌。
建功橋下河道圍網內水草一半綠色,一半枯黃。
記得幾年前,紹興一些河道曾被水葫蘆、水花生等水草覆蓋,幾乎連河水都看不到。隨著“五水共治”的推進,滿河的水草被打撈上岸,之后圍網式水草亮相,從此水中“綠化”變美了,且還能凈化水質。不過,類似于梅山江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那么,水中“綠化”枯萎后,打撈還是保留?紹興水生植物的現狀如何?如何更好地“養綠”?為此記者專門進行了走訪調查。
水中“綠化”枯萎影響河道面貌
百合花園小區居民章先生說,河道里的水草是去年初夏種植的,采取圍網式種植,當時綠油油的,應該是為了凈化水質,同時也讓河道更美觀。到了秋冬后,這些水草漸漸枯萎,但一直沒有打撈掉,現在不少腐爛了,這不僅影響河道美觀,也破壞河水生態環境。
越城區靈芝街道治水辦有關人士就此表示,他們在巡河時已發現這片枯萎的水草,的確影響了河道面貌。但水草是由市鏡湖新區開發建設辦公室種植的,且在養護期內,他們無法對圍網內的枯萎水草進行打撈。
“去年夏季,梅山江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河水變綠,我們種植了水葫蘆等水草,以草治河,用于凈化水質,目前的確由我們養護。水草種植后,達到了一定的效果,河水漸漸清澈。到了秋冬季節,水草枯萎,我們沒有及時打撈,是等著開春天氣回暖后水草長出來。如果全部打撈掉,就要重新種植了?!笔戌R湖新區開發建設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說。
兩大外來物種特別瘋狂
據了解,水生植物種類繁多,根據其生活方式,主要分為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在紹興地區,常見的水生植物有30多種,其中漂浮植物主要包括水葫蘆(學名鳳眼蓮)、大瓢、浮萍等;沉水植物包括黑藻、狐尾藻等;挺水植物包括蘆葦、荷花、野茭白、水花生(學名喜旱蓮子草)等。
紹興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湯訪評博士對我市水生植物十分關注。他說,在眾多水生植物中,水葫蘆和水花生是我國兩種較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以前滿河道的水草,以這兩類居多。水葫蘆源于巴西等南美國家,后來引入中國,用作觀賞植物及豬飼料,但水葫蘆繁殖能力特別強,尤其是夏季會迎來爆發式生長,一旦過度繁殖,會搶占水面,影響航運,窒息魚類,影響河水生態環境。
水花生同樣原產于南美洲,因其葉子與花生葉相似而得名,引入中國后在水里、田野等處均瘋狂生長,因生命力強,水花生極易蔓延而成為農田惡性雜草或河道障礙物,嚴重危害生態壞境。“水花生又叫革命草,每年開春后地里就出現,如果不及時除草,會嚴重影響莊稼生產?!痹匠菂^東浦街道一位種糧大戶說。
圍網“養綠”,種養更需專業化
水草瘋長,給河道河水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不過,隨著我市“五水共治”的深入以及“河長制”的推行,河面上水草目前已基本消失。記者從越城區治水辦了解到,目前河道基本由屬地保潔,由于保潔力度加大,河面漂浮物大都能及時被打撈上岸。
河面上水草沒了,但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增多,藍藻頻頻爆發,夏季河水經常性發綠?!案粻I養化主要由人為排放富含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污水引起,水草能吸附這些元素,一下子把水草都打撈走了,容易破壞整個水生態環境?!睖L評說。
針對水體富營養化現象,我市各地紛紛采取圍網式種植水草,以凈化水質,平衡水生態環境。然而,圍網內枯萎的水草,有些屬地任憑其爛在圍網內,他們認為水草明年還會生長出來,沒必要打撈。事實上,類似梅山江水域的枯萎水草還不少。在越城區建功橋下面,河道兩側均種植了不少水草,同樣采取圍網式種植,但現場一半綠色,一半枯萎。
湯訪評說,圍網式種植水草能防止水草隨波擴散,避免水草大規模爆發式生長;水草種植以漂浮植物為主,如狐尾草等等,一般不選用沉水植物,這樣能減少打撈的難度;圍網點的布置,以水流較緩的水域最佳,防止植物被水流沖散。
當然,水草種植后并不是不需要管理,反而養護更需要專業化。湯訪評說,平時要對圍網內的水草進行打撈,將枯萎的處理掉,避免其爛在里面。待秋冬水草集體死亡前,更應及時撈出并集中處理,不應保留,因為水草腐爛解體需要溶解水中氧氣,這樣就破壞了水生態環境,會導致大面積死魚現象,同時產生惡臭。另外,打掃上岸的水草不能堆放在岸邊或田野,應像生活垃圾一樣專業化處置,因為水草繁殖能力強,易在其他地方爆發式生長。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