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輻射環境監測專項演練現場。劉瑛霞攝
內蒙古自治區輻射環境監督站近日組織自治區核與輻射應急機動隊、自治區輻射站通遼前沿站,聯動呼和浩特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赤峰市核與輻射環境監測站等單位,完成全區核安全預警點等重點區域輻射環境監測專項演練。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莫曉蓮現場指導觀摩了本次演練。莫曉蓮要求全區輻射應急隊伍要繼續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強化責任擔當和使命擔當,以“嚴慎細實”的工作標準,做好應急準備,提高響應能力,把輻射應急隊伍打造成鐵軍中的鐵軍,全力筑牢輻射環境安全屏障。
演練中,指揮中心啟動內蒙古自治區核與輻射應急監測調度平臺,指揮調度6支應急監測隊伍使用快1、快2、快3快速響應系統和車載在線會商系統,對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包鋼地區、內蒙古包頭放射性廢物庫、赤峰市紫光輻照有限公司、通遼鈾礦和相關盟市黨委政府辦公場所及公眾活動場所等12個重點區域進行輻射環境巡測與現場快速監測。監測數據表明,各重點區域放射性水平未見異常。
演練從隊伍集結、指令下達、應急監測調度平臺事件創建、制定監測方案、下達監測指令、開展巡測及現場監測、匯總分析數據到應急監測終止,各環節銜接緊密,參演隊伍配合密切,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響應,快速有序地完成應急監測任務。
演練檢驗了自治區核與輻射應急監測調度平臺,提升了輻射應急隊伍的聯動響應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演練效果,為有效應對突發輻射環境事件提供了寶貴經驗。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