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市、區兩級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實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南湖分局正式掛牌,原國土、發改、規劃、住建、農經、水利等多部門若干職責劃入。記者了解到,自掛牌以來,該分局突出以服務發展為第一要務,努力做好“三合”文章,探索一體化、全過程、高效能的工作流程,率先完成了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兩個事項合并為一個許可事項辦理,將用地紅線圖和宗地圖“兩圖合一”,全區自然資源規劃審批開啟“奔跑”模式。
積極釋放機構改革“紅利”,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40天來,通過推進機構的“物理整合”、促進業務的“化學融合”、強化審批的“機制契合”,已實現條線機構整合向職能融合,推進相關工作走在前列。
記者了解到,機構改革以來,通過集成服務,實現業務“化學融合”,南湖區自然資源規劃領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啟“飛奔”模式。以上負責人介紹,為落實放管服改革新要求,南湖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加速整合優化原審批鏈條上相互比鄰的審批事項,減事項、減次數、減材料、減時間,進一步梳理事項內容,整合串聯辦事環節,多個事項并聯審批,推行一個系統管理、一張表單申請、一個窗口受理、一套機制審批,真正實現國土、規劃“一件事情”。
這些改革具體帶來了哪些好處?最近南湖區率先完成了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并、用地紅線圖和宗地圖“兩圖合一”: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的,選址意見書和用地預審環節合并,《土地劃撥決定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并一核發;以出讓方式提供土地的,出讓規劃條件和土地出讓合同環節合并,取消《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憑土地出讓合同直接辦理不動產權證。不難看出,全區建設項目用地審批手續實現再度“瘦身”。
“大數據”的“云應用”,為南湖區自然資源規劃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助力。據了解,聚焦審批“堵點”和“卡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充分利用在線審批平臺、政務服務網和浙里辦等平臺,不斷提高“網上辦”、“掌上辦”辦件量,只需一次申請、一套材料即可辦理原來的多個審批事項,實現“一次填報、大家共享”。同時,依托浙江政務服務網和全省投資項目在線監管平臺的統一賦碼,打造全流程審批管理系統,實現了規劃條件、選址意見、土地預審意見等資料一網歸集、傳輸和存儲,互聯互通、融合應用,做到審批過程、審批結果實時傳送。接下來,還將繼續優化服務,實現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環節,在用地單位交清土地出讓金或劃撥款后,通過信息實時推送,用地單位就可直接領取不動產權證。
記者了解到,聚力流程優化再造,提高審批效率,“奔”起來的南湖區自然資源規劃審批工作,審批時限縮短了40%以上,率先實現供地審批中各階段、各環節無縫銜接。原規劃選址批前公示與劃撥供地批前公示合并為1次公示,公示時間節省10個自然日,原來6個審批事項精簡融合為3個,取消1個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時限再節省10個工作日……這些減證便民利企舉措,不斷獲得社會各界點贊。
下一步,該分局還將以政府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在審批平臺中共享審批服務大數據,對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合理化、情形化再梳理,構建審批事項“最優顆粒度”,切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辦事成本,轉變工作作風,為南湖區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向縱深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