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今日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貫徹新發展理念,嚴懲污染環境犯罪,審結相關案件2204件;制定服務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意見,完善21條意見服務保障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5.1萬件;審結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268件;一審行政案件中涉及環保類的案件數量比上年增長了27.22%;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序規則,探索適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環境修復司法舉措;湖北、重慶、青海等地法院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促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修復,共同守護綠水青山。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貫徹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積極參與污染防治攻堅戰,牽頭制定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規范,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42195人,同比上升21%;會同水利部組織黃河流域9省區檢察機關與河長制辦公室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建立長江沿線11省市檢察機關協作機制,出臺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10項舉措”,指導安徽、湖北等地檢察機關辦理了一批跨省傾倒固體廢物、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案件,共護“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去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針對公益訴訟案件確定管轄難、調查取證難、司法鑒定難等問題,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與生態環境部等9部委會簽協作意見,發布《關于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有關問題座談會紀要》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