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近幾年來以其節能、環保、稅收減免等一系列優勢逐漸走入公眾的生活。但是,由于大量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涌現,行業如何健康發展也成為關注熱點。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致公黨中央向全國政協提交了兩份關于新能源車的提案,以期這一產業健康發展。
《關于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提出,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擔負起引領轉型升級和保護大氣環境的雙重使命。應盡快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及規劃,明確創新方向、戰略目標、發展路徑和政策支撐,提出全面實現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產能轉換。
“堅持市場導向、企業主體和產學研緊密結合,著力提升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能力。一要明確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方向,按照市場需求,完善新能源汽車技術轉型戰略。要把安全作為最關鍵的指標。整車產品要在綜合能效,如高效率、輕量化、智能化等方面提高質量,實現最佳系統解決方案。”相關提案人說。
《提案》還提出,應遠近結合、供需匹配,協調推進產業發展,應及時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向增程式混合動力發展,充分利用內燃機領域新技術,推廣應用諸如稀薄燃燒、均質壓燃、轉子發動機等創新成果,促進內燃機與電驅動技術的融合發展,有效支撐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提案》建議,在財政補貼退出后,政策支持應轉向稅收優惠、環保激勵、碳交易、金融創新和路權支持等方面。
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報廢進入暴發期,廢棄電池亂扔以及非專業化處置帶來的漏電燃爆安全隱患,及其所含重金屬和化學物質對環境的危害,將成為環境治理一大難題。因此,倡導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創新模式和體系管理方法,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布局十分必要。
《關于加快升級打造新能源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的提案》提出,應進一步強化全生命周期管控頂層設計,政府要有管理態度、企業要盡責任義務、全社會要有環境意識。
“一是要進一步夯實各責任主體的信息溯源責任,嚴格執行國家溯源系統管理;二是加快構建梯次處置的回收利用體系,鼓勵流向鐵塔備用電源、高效儲能等規模化梯次應用,約束殘值電池流向充電寶、手持照明等終端產品制造業;三是對末端廢電池處置設計行業準入規范和資質管理,以相對定向的收口,保障合理有效閉環管理。”相關提案人表示。
《提案》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拆解結構設計、梯級利用流程管理、無害化處置等規范性文件,為建立規范有序的回收利用市場,提供科學的行為準則。
此外,要對殘值電池梯次利用的網點建設、集中貯存、收集、標識、包裝、運輸,以及指定移交、定點拆解等,出臺一系列管理辦法和監管方式。同時利用科技專項資金扶持政策,重點扶持梯次利用方面的技術創新進步。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