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開工首月,嘉興為自己樹立了新目標:2月27日召開的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動員大會提出,到2022年成功創建國家和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幾天之后,生態環境部發布我國首個三大重點區域秋冬季節(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情況排行榜,今年1月嘉興PM2.5平均濃度降幅列全省第一、長三角地區第二。首戰即決戰,嘉興用藍天保衛戰的響亮一槍,為全面打贏生態文明建設翻身仗開了個好頭。
作為國家生態縣、市的“升級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是反映中國城市生態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代表了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高標準。單單創建指標,就包含六大領域、十個類別、41項指標。從目前已公布的兩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情況看,浙江省11個地級市中,僅湖州獲此殊榮,全國不少省份連一個地級市都未入選。嘉興創建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這場硬仗怎么打?動員大會上,市委書記張兵一句“哪壺不開提哪壺,提了哪壺開哪壺”,為我們點明了工作方法: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眼睛緊盯著問題的“不開之壺”,克服和避免“怕”的思想、“繞”的現象、“空”的形式,在薄弱環節、關鍵部位上較真,集中火力,攻堅克難,不斷開創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培根說過:“如果你從肯定開始,必將以問題告終;如果你從問題開始,必將以肯定結束。”對照41項創建指標,嘉興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有不少頑瘴痼疾要治,有的要大火快炒,有的要小火慢燉,但首先得有向問題開刀、向死角聚焦的決心勇氣和恒心毅力。否則,搞鴕鳥政策、選擇性失明,對問題熟視無睹,高高掛起;甚至諱疾忌醫、推諉扯皮,問題就真的成了不開之壺,想提也很難提起,想燒也很難燒開。“哪壺不開提哪壺,提了哪壺開哪壺”,體現的就是一種正視問題的鮮明態度,這也是我們攻堅克難、推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過去5年,正是下定“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決心,以“群眾聞不到臭氣”為目標,向工業廢氣、交通尾氣、城鄉煙氣、工地揚塵等“五氣”勇敢開戰,我們才擁有了更藍的天空、更新鮮的空氣;也正是鉚足“提了哪壺開哪壺”的干勁,以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為目標,深化“五水共治”,我們才用5年時間追回了20年的生態建設時光,追回了水鄉百姓對綠水青山的由衷獲得感。
無論是讓紅船圣地的“紅色”更加鮮艷,還是讓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金色”更加耀眼,都離不開生態文明“綠色”的襯托。建黨百年即將到來,樹立創建國家和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的目標,嘉興志在向全世界展示黨的誕生地的嶄新面貌。這首先需要我們堅持“哪壺不開提哪壺,提了哪壺開哪壺”,拿出背水一戰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像釘釘子一樣,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干出綠水青山的實績,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