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中)參加阜寧縣環保局組織的“零點行動”。
他從非專業出身一步步成長為基層環境執法崗位上的佼佼者,2017年獲江蘇省生態環境系統應急比武“三有”先進個人,多次被阜寧縣環保局評為先進個人。他,就是阜寧縣環保局園區分局環境監察科的王龍。
王龍學的是電子信息工程,談起自己第一次跟著單位同事參與現場執法的感受,王龍回憶道:“我感到兩眼一抹黑,聽不懂專業術語,也看不懂那些專業的參數。”看著現場一臺臺復雜多樣的生產設備,一組組形狀各異的污染防治設施,聽著同事們談論COD、氨氮、總磷等控制指標和一條條環境保護法律依據,他倍感壓力。“那時候跟著同事后面都不敢說話,怕說出的外行話太丟臉。”
困難沒有壓倒王龍,反而激起他更大的勇氣。他開始勤奮學習、努力積累,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同行學、向對手學,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業務素養。漸漸地,王龍逐步掌握了化工、印染、電子等重污染行業的生產工藝、產污節點及行業特定污染物規范處置的方式方法,可以獨當一面。
阜寧環保局園區分局轄區主要在阜寧高新區內,化工企業就有30余家。轄區內企業多,環境問題比較突出。有人這樣說:“園區不出事,那么全縣的生態環境就安全了。”
一個數據可以更直觀地看到王龍和同事面臨的難題:僅2017年一年,王龍就和同事一起處理環境信訪200余件,辦理各類環境違法案件15起。
環境監察就是要腳勤手勤嘴勤,不在執法現場,就在去現場的路上。有一次,王龍接到群眾投訴,舉報園區一家病死豬處理廠的氣味污染問題。接到舉報后,王龍立即趕到該廠現場查看,循著氣味找到了病死豬處理池,發現池子沒有封閉,廢氣處理也不達標。
在現場王龍忍受著惡臭氣味,仔細查看。做完手上的工作,他直覺得頭暈目眩,差點吐出來。“我們就是人肉檢測儀。”王龍說,他們在環境執法中打頭陣,是最先去到現場的人員,工作這幾年,經常出現場聞著各種氣味。“沒辦法,工作需要,只有往前沖。”
經過王龍和同事們近一個月的努力,這家企
業對處理池進行了封閉處理,較好地解決了這起環境污染問題。
巡查是王龍每天常規工作,企業需要什么環保方面的手續材料對接的,他也是主動上門服務,一來,節約服務對象的時間,二來,可以多去企業了解情況,還可以和企業環保技術人員多交流一些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
轄區里有30余家化工企業,每家生產的產品不盡相同,涉及的環保專業問題也比較復雜。在執法過程中,王龍一方面向當事人耐心宣傳、解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另一方面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向當事人提出治污減排、風險防范的意見建議,并提供同類企業的先進做法或經驗教訓。經過王龍和同事們的不斷努力,這幾年,園區內的企業都新上了環保配套設施,降低了環境污染風險。
如今,提起王龍的名字,轄區內企業車間里的工人都知道。“去過多少次,自己都記不清了。糾正企業違法行為是一份責任,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同樣也是一份責任。”
褪去鐵漢外表,王龍也有柔情的一面。打開他的微信朋友圈,發現他除了常“曬”工作上的一些細節,還會記錄一些和家人朋友互動的趣事。
王龍說:“很想多陪陪家人,但經常一忙起工作就身不由己,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一定要做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