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實現全民治水、截污清水、源頭活水

義烏涓涓清流向河湖

發布時間:2019-02-11 11:12:09 來源:中國環境報 見習記者 朱智翔 記者 晏利揚

  義烏,聞名遐邇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大大小小的商鋪企業、絡繹不絕的各國客商,無不體現著它的快速發展。但是,發展的背后,人口稠密、企業集聚,污水量大直排問題突出,水資源少、自凈能力差的難題待解,給這座城市帶來了“黑臭”水患。

res01_attpic_brief.jpg

圖為義烏市后宅街道河流經治理后的現狀。馬忠勤供圖

res04_attpic_brief (1).jpg

圖為義烏市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達標排放的中水。馬忠勤供圖

  如今,義烏正通過干部群眾合力治水,截污納管全域覆蓋,污水處理廠互通提標等一系列舉措,做到了涓涓清流向河湖,實現了內河水質從劣Ⅴ類到基本Ⅲ類的大步躍升。

  市委書記每個周末帶隊督查治水

  “水里的問題和毛病在岸上,本質根源在思想上。”浙江省義烏市委書記林毅在督查中再次強調,要樹立時不我待的責任意識、攻堅破難意識,治本治源抓治水工作。

  自任職義烏以來,林毅每個周末都要帶隊督查治水及相關環境整治工作。3年來,他率先垂范,帶領義烏各級干部層層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層層傳導壓力。

  “水面無漂浮垃圾”“水體顏色正常”。冬日的早晨,天色漸亮,已巡河近2個小時的義烏市后宅街道黨工委書記、后宅街道總河長徐鏡躍正記錄著自己的巡河情況。此時他的頭發早已被霧打濕了,緊貼著頭皮,眉毛上還掛著一層水珠。

  “只有親眼看到河流現狀,我才放心。”徐鏡躍說,為了讓因工業和生活污水直排而黑臭的洪巡溪恢復清澈,他將沿岸184個雨污口落實“一口一策”,并繪制成一張“作戰圖”,掛在辦公室墻上。對后宅街道現有48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分別建立“一村一策”治理方案,全面落實控源截污要求。

  除了把治水作為“一把手”工程,由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掛帥之外,義烏還通過建立健全機制和廣泛宣傳動員,讓黨員干部自覺履職盡責,讓百姓踴躍參與。一時間,上到書記市長,下到鎮街干部、普通群眾都在為義烏治水貢獻自己的力量。

  黑臭河能變成景觀河,還有一群“環保戰士”功不可沒,他們就是“建設美麗義烏促進會”,一個由1300多名社會各界代表、志愿者組成的民間團體。

  每周,促進會會員都自發組織奔赴義烏各行政村,查看主要河道,暗訪企業、小商鋪,著重查找臟亂差現象、河道污染源等問題。4年多來,他們累計行程達15萬多公里,不僅成了義烏治水的“活地圖”和“瞭望哨”,也見證了義烏治水的歷程。

  說起這幾年義烏的變化,建設美麗義烏促進會副會長吳正余感慨:“以前到農村去,經常能發現一些企業亂排污水,現在這種現象越來越少了。”

  截污納管全覆蓋,設施運維全管理

  污水亂排直排是義烏水環境問題的源頭。

  江東街道臨江社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是義烏首建社區之一。由于外來人口多、基礎配套設施落后、雨污水混接混排等問題,致使產生的污水不僅嚴重污染小區環境,還流入社區旁的義烏江。

  “路上到處都是水洼,一不小心就會被濺一身,旁邊的義烏江還飄來陣陣臭氣,蒼蠅蚊蟲到處飛。”在江東街道臨江社區住了多年的老吳回憶道。

  2017年以來,街道結合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投入專項資金8000萬元對臨江社區的雨污系統進行徹底優化。實施立面管更新改造、地面管重新鋪設、拆除戶外水龍頭等多項措施,全面打通小區排水“經絡”,實現管網全覆蓋、雨污全分流。

  為發揮小區雨污分流系統效用,社區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制定村規民約。同時,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把終端設施、物業管理委托給第三方管理維護,形成了“政府監管、社區主責、專業管理、科技應用”的長效管理新模式,做到了設施運維全管理。

  如今,走在臨江社區內,干凈的地面上,雨水和污水窨都在旁一一標明,并編上序號,打上指示雨水和污水走向的箭頭。整潔的屋舍墻壁上,用不同顏色標示著污水和雨水管道以及水流走向。同時,污水窨井蓋也全都進行了墊高改造,每一個隔油池旁都張貼了運維雙向監督記錄單,治水護水的村規民約都醒目上墻……正是如此精抓細管、去“污”清“源”,昔日的“臟亂差”已難覓蹤跡。 一旁的義烏江段也“黑臭”不再。

  江東街道臨江社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只是義烏“管網全覆蓋、雨污全分流、設施運維全管理、污染源全管控、河道水質全達標”治水模式的一個縮影。目前,義烏全市城鎮住宅小區雨污全部分流,生活污水治理和運維覆蓋645個村,企業持證排水率達95.7%。此外,餐飲行業還建成三格式隔油池9500個,實現了餐飲污水沉渣隔油后納管;洗車行業全部建設了隔油沉砂池,實現整治完成率100%。

  打破鎮(街道)各自為政模式,

  污水處理廠互聯互通

  要治水,先截污。義烏通過管網全覆蓋、雨污全分流、設施運維全管理已基本實現了全域截污,但是“截”下的污水在污水處理廠如何全部消納,成為又一關鍵問題。

  “我們早就抓住了這個關鍵點,不斷推進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擴建。”義烏市治水辦(河長辦)常務副主任龔根興說,但由于外來大型企業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致使原先按流域分布的污水處理廠“饑飽不均”的現象日益凸顯。

  為此,義烏結合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堅持“城鄉統籌、流域一體”“相對集中、就近處理”的原則,打破鎮(街道)單獨規劃、各自為政的模式。統籌考慮小流域和水系分布,系統布局了9座污水處理廠、4000余公里污水管網等污水處理設施,配套實施了城南河污水分流干管工程等7項污水處理廠連接工程,并運用“智慧排水”系統,實現聯網污水處理廠的“削峰填谷”,最大限度提升污水處理能力。

  “將污水處理廠‘串珠成線’,把每個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都充分挖掘利用,來保證污水處理廠能盡可能多地‘喝’更多的是污水,并且‘吐’出的每一點都是清水。” 龔根興一語道破污水處理廠連接工程之根本。

  隨著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和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兩劑“藥方”不斷地發揮“療效”,義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出水由原來的河道水環境的負擔,變成了激活水環境的清泉。

  楊村溪便是受益河流之一。楊村溪全長10.3公里,流經義烏市北苑、稠江兩個街道,沿岸有很多居民區和工業區,過去曾是有名的黑臭河。導致楊村溪黑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地表水源補充。

  “于是我們啟動了中水回用工程,通過在內河上游建管道,把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達標水抽上來,造出內河的新源頭。” 龔根興介紹,現在義烏每天將29萬噸中水和義烏江水引入9條城市內河,再回流至義烏江,使城市內河水系“清起來、活起來、美起來”。

標簽:義烏;污水處理廠;后宅街道;治水;污水;社區;督查;中水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