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平安通APP系統,巡查網格員將發現的臟亂差現象隨時拍照登記并錄入事件處理平臺,由所在網格單位將信息傳達到指揮中心,再轉交給有關部門進行清理……連日來,大橋新區綜合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忙不停,把網格員上傳在系統中的環境問題轉交給綜合執法、環衛中心、社發局小區管理辦等有關部門開展及時處理。
記者了解到,網格化管理環境衛生只是大橋新區全域環境整治工作的其中一項內容。“全域環境整治,范圍主要涉及村莊、安置小區、預征土地與集鎮市容四個方面,整治內容包括‘四清一填’(清建筑垃圾、清柴禾雜物、清柴垛基、清露天糞坑,填土)以及房前屋后及公共區域環境整潔、違章建筑拆除等。”大橋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該項整治工作以網格為單位,按照先重點后一般,以拆為主、整改為輔,邊排查邊整治,排查一處、整治一處的原則,組織團員志愿者、聯村干部、物業、群眾等人員一起,開展全方位、地毯式的排查和拆除、整改工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大橋新區全域環境整治全年完成村莊、安置小區整治點22個,參與人數達6000余人次,清理各類垃圾3000余噸,拆除各類違建18.23萬平方米。
為了層層推進責任落實,大橋新區專門成立了全域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出臺《全域環境整治工作考核辦法》,建立13個環境整治攻堅組,各包干攻堅小組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并組織實施開展整治,按照既定步驟及時間節點逐步推進。在人員發動上,該區利用召開會議、發放資料、走村入戶、小區電子屏幕播放等形式加強宣傳動員,充分發揮骨干人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要機關單位領導帶頭、聯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區域,帶領廣大黨員、群眾一起參加環境整治大行動,多力齊發,切實打好環境整治“攻堅戰”。
“整治過程中,我們進一步強化整治人員的責任意識,做好壓力傳導,全區上下形成工作合力。”該負責人介紹道,在做好前期已排摸出來的點位問題拆整工作的同時,各整治組還滾動排查不間斷,確保排查工作無盲區、零死角,全域基礎環境整治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與此同時,該區還實施重點區域專項整治,對西塘中王里搬遷小區工地積存垃圾和衛生死角進行了全面清理,清理積存垃圾30余車;對西塘橋老集鎮陶涇南路橋底、南大街、木行浜路等各出入口市容環境開展綜合整治,共整治各類亂堆放點19處,共計30余車;開展預征土地各偷倒亂倒點的清理整治工作,完成整治點120處;對可視范圍內的亂涂寫、亂張貼、亂刻畫進行不定期清除和粉刷覆蓋,開展違規廣告清理,已清理1300余條。
為全面提升環境品質,大橋新區各村(社區)還加強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將村莊整治、房前屋后衛生清潔等日常行為納入村規民約進行管理,健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機制,從規范村民日常行為做起,落實門前“三包”,培養村民良好的生活習慣,發揮村民主體作用,通過長效治理機制的建立健全,把村莊和安置小區環境整治與保護轉化為群眾的內在意識和自覺行動。
在此基礎上,為確保整治成效,大橋新區綜合執法部門以“零容忍”態度對待隨意傾倒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并加大執法力度,采取日常巡查和蹲點守候相結合的方式,特別對01省道北側(西場路東)、新港花苑南側等時常出現垃圾亂倒現象嚴重的區域進行重點關注,結合“四位一體”保潔、垃圾分類工作,定期開展執法檢查。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163人次,開展執法檢查70次,立案查處隨意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7起,罰款金額1400元。
據悉,下一步,大橋新區管委會紀工委還將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堅持督導通報制度,對措施得力、行動迅速、按時、高質量完成任務的整治組、村(社區)給予通報表揚,同時對工作不力、行動遲緩、措施不落實、整改不到位的有關人員進行通報批評,促進全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穩步推進,形成全域人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