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時獲取全區400余個垃圾分類覆蓋小區的分類情況,到統計相關數據需要多長時間?蕭山區垃圾分類辦只需5秒——打開蕭山區“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平臺,點擊“清運管理”模塊,每個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一目了然。
近日,位于蕭山區數字城管信息處置中心的“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平臺正式上線投入使用。作為全省首個線上智慧+生活垃圾監管系統,這個覆蓋全區的垃圾分類大數據平臺將為全區垃圾分類數據提供一個“超級大腦”,通過全天候、實時、無縫監管實現垃圾減量。
掃描二維碼 垃圾桶也有專屬“身份卡”
為破解易腐垃圾“監管難”問題,蕭山區“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平臺為400余個已分類小區的生活垃圾集置點貼上了一塊綠色的二維碼。二維碼雖然“身材”小,但掃一掃卻“大有乾坤”。
每天清晨,清運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把易腐垃圾倒入清運車之前,都需要完成一項特殊的“打卡”工作——對集置點的每一桶易腐垃圾進行稱重、拍照后,工作人員會打開手機APP(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掃描設置在集置點上的二維碼,將每個易腐垃圾桶的重量和分類情況上傳至后臺,實現數據的同步更新。
“二維碼”帶來的智能監管大變革只是蕭山區生活垃圾智慧監管的第一步。在易腐垃圾運輸途中,專業運輸車輛車身上安裝的GPS監控設備、過磅系統,能實時跟蹤車輛在收運途中的路線、稱重等內容。同時,處置企業在末端對于易腐垃圾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情況,通過專業設備接入監管系統,讓每一噸易腐垃圾都有明確的“去向”。
開動“超級大腦” 實現全程監管
“原來垃圾分類的計量數據主要靠的是末端處置企業的上報數據。” 數據來源單一,曾讓工作推進較為被動。眼下,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正在為垃圾分類提供主動介入數據統計管理的新路徑。
這個“超級大腦”能夠以地圖形式顯示各垃圾集置點的具體位置,實時跟進“源頭、中途和末端”三大環節。同時根據各個集置點二維碼中儲存、上報的信息,自動統計易腐垃圾收運情況,各鎮街(平臺)居民小區的每日(每月、每年)易腐垃圾收運次數、重量、質量等內容一目了然。這些精準的一手信息,能為全區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提供更詳實的數據來源和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針對未履行分類管理的責任人,這些數據和照片也將作為蕭山區垃圾分類辦后續實行限期整改抄告、垃圾拒運以及依法處罰的依據。
未來,蕭山區垃圾分類辦還將把全區各大餐飲企業和公共場所納入“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從而實現全區生活垃圾智能化、精準化、可視化監管全覆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