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二維碼,將廢紙、礦泉水瓶、舊衣物等放到相對應的箱子里,機器就會自動稱重,計算出積分返到相應賬戶。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應用,這種智能垃圾回收箱已入駐杭州多個小區,給居民帶來便利。
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杭州)環保公益峰會暨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高峰論壇上,杭州村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升級版的智能回收系統——AI智能回收箱,居民可通過自動人臉識別進行身份認證并投遞回收物品。
本次論壇由杭州市再生物資行業協會、村口公益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以“新趨勢 新機遇 新時尚”為主題,由杭州市再生物資行業協會、村口公益服務中心聯合主辦,通過參觀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專家主題演講、沙龍對話等,討論新形勢新機遇下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的發展之路。
人臉掃一掃就能投遞可回收垃圾
上周四上午,在下沙中外公寓小區的村口環保再生資源智能回收點,居民李曉蕓站在回收箱前,人臉對著屏幕掃了一下,智能回收箱便識別出她的身份信息,將廢紙和塑料投遞到相應回收箱后,投遞信息即刻發送到她的手機。“之前需要刷卡和掃碼才能投遞的,現在掃一掃臉就行,方便了許多。”
在當天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杭州)環保公益峰會暨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高峰論壇“跟著垃圾去旅行”的參觀活動上,與會人員也親自見識了這個新一代AI智能回收箱所帶來的便利和好處。杭州村口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斌介紹,他們已研發出更加智能的回收系統,除了人臉識別外,還能進行物品識別。“掃一掃廢紙、塑料、金屬等可回收物,系統就能進行自動分類回收。”
在論壇上,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還就杭州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工作情況和發展方向進行了相關介紹,并強調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這是倡導綠色、低碳、節約、循環利用,建設花園型城市的重要環節。”
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和創業導師的代表就“新趨勢 新機遇 新時尚 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的發展之路”這一主題展開對話,從各自不同角度闡釋了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行業的發展趨勢、現狀,并就如何解決和未來計劃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2018年杭州回收了150萬再生資源
近年來,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的傳統人力收廢品方式已鮮少看到。“互聯網+”模式下的定時定點回收、預約回收或智能回收箱等模式已入駐杭州多個小區,涌現了村口、虎哥、家寶兔等新型回收平臺。
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回收企業正向著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無論是什么模式,老百姓方便的、喜歡的、受益的、認可的就是好的,對垃圾減量、資源化效果好,政府就認可和歡迎。”
據了解,杭州全市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已從2017年的222個增加到2018年的867個,提升建設了一批分揀中心,回收了158萬噸再生資源。“互聯網+回收模式”“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助推下,杭州部分小區的再生資源回收已從產廢源頭建立起標準化回收機制,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利用也形成一套完整體系。
“2019年是我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推進年、攻堅年。”這位負責人透露,今年杭州的目標是再增加800個回收網點,回收量增長15%左右,即回收再生資源達到180萬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