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省各地養犬的家庭和犬只數量猛增,違規飼養烈性犬、大型犬,犬傷人、擾民等事件日益增多。如何遏制這種不利勢頭?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陳為能建議,一方面要加強立法、嚴格執法,促進規范養犬;另一方面要倡導市民文明養犬,雙管齊下整治養犬亂象。
陳為能委員列舉了近四年“全省犬傷門診”數據,令人觸目驚心。據統計,全省犬傷門診2015年為699956人次,2016年736354人次,2017年808593人次。2018年截至10月,犬傷門診已達768360人次。而引起“人犬沖突”、犬傷人問題的“癥結”有四個,分別是養犬立法滯后、執法力度不夠、市民文明養犬不足、狂犬病防控成本高。
陳為能委員指出,目前省級層面尚無養犬管理地方性法規,大多數地市也沒有相關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政執法力度,表現為無證犬流浪犬無人管、“運動式”執法成效短暫、犬類擾民投訴舉報往往不了了之。而針對養犬者的一項調查表明,養犬者從未接受專業養犬知識技能培訓的達60%。此外,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狂犬病防控成本過高。
陳為能委員建議,要加快立法步伐,盡快出臺《浙江省養犬管理條例》,堅持從嚴原則,對我省養犬的范圍區域、限養犬類、行為規范、犬只經營及主管部門的職能分工和違法處罰標準等進行全面規范;要加快立法理念由管犬向管人轉變,強化養犬者法律責任,加大對違法養犬者的處罰力度,并明確規定養犬者必須購買強制性第三者責任險。要加大監管力度,借鑒上海、深圳經驗,為犬只植入“電子身份證”,同時將養犬嚴重失信失范行為納入個人誠信檔案,并加強流浪犬、違規犬等動物的收容處置工作。要嚴格規范養犬行為,探索犬類疫苗防控新模式,力爭五年內,全省所有犬只按要求注射獸用疫苗,之后新出現的犬只均需在當年完成獸用疫苗注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