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嚴格環境執法 浙江被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

發布時間:2019-01-24 16:13:42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陸海旻

  浙江在線1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陸海旻近日,生態環境部專門發文,向全國通報表揚了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臺州市環境保護局,杭州市臨安區、桐廬縣、余姚市、溫嶺市、青田縣環境保護局生態環境執法和違法犯罪案件辦理工作。下列典型環境違法犯罪案件的處理,被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

  一、青田縣某污水處理公司非法排放含重金屬廢水污染環境案

  2018年4月27日,麗水市青田縣環境保護局執法人員發現青田縣溫溪電鍍園區2號雨水排放口正在排放淡黃色污水。經監測,水樣偏堿性,含有電鍍廢水的多種特征污染物。經查,污水系由附近某污水處理公司排放。2018年3月9日至4月27日期間,該公司以私設暗管的方式,將未經處理的電鍍廢水排入雨水渠,從園區2號雨水排放口匯入甌江,累計排放廢水3.3萬余噸。廢水總鉻濃度最高達到913mg/L,總鎳濃度最高達到246mg/L,總銅濃度最高達到650mg/L,均超過《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經鑒定評估,違法排放廢水造成的生態環境污染損害數額達275余萬元。

  案發后,青田縣環境保護局立即啟動行刑銜接聯動機制,對該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同時查封了公司污染物排放設備,現場督促企業切斷偷排暗管。公安機關對運維單位負責人依法實施刑事拘留。檢察機關及時介入,指導案件取證,并在案件偵查終結后及時對被告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庭審期間,青田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和人民法院院長同時出庭履職,青田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涉水企業等110余人觀摩庭審。2018年11月30日,青田縣人民法院對該案件進行了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判處該污水處理公司、第三方運維公司罰金70萬元,并賠償生態環境損害費275萬元,判處被告人覃某等4人五年至三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同時,青田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從業禁止”判決,被告人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三年內禁止從事污水處理及相關經營性活動。

1.jpeg

  二、溫嶺市某醫療廢物處置公司未按規定處置醫療廢物污染環境案

  2017年3月17日,臺州市溫嶺市環境保護局和溫嶺市公安局執法人員對臺州市某醫療廢物處置公司進行聯合檢查,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存在多項環境違法行為:一是該公司未按相關規定將醫院收集的醫療廢物全部進行高溫焚燒處置,擅自對部分醫療廢物進行分揀并進行粉碎,將塑料粉碎料銷售給他人從中獲利。二是該公司將醫療廢物粉碎過程中產生的超標廢水直接排放至外環境。三是該公司將3403噸從醫院收集來的醫用玻璃輸液瓶、針頭、棉簽等醫療廢物直接傾倒在公司附近空地。

  2017年3月20日,溫嶺市環境保護局將該案移送至溫嶺市公安局。經溫嶺市公安局偵辦,共抓獲28名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訴20人,其中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某等3人因犯污染環境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八個月至二年四個月,并處罰金55萬元至20萬元。臺州市某醫療廢物處置公司因犯污染環境罪被處罰金110萬元,追繳非法所得690萬元。

  同時,溫嶺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從業禁止”判決,被告人陳某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假釋之日起四年內,禁止其在醫療廢物處置企業或相關機構從業;被告人曾某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假釋之日起三年內,禁止其在醫療廢物處置企業或相關機構從業。

1.jpg

  三、桐廬縣潘某等人跨省非法轉移處置危險廢物案

  2017年7月2日晚,杭州市桐廬縣環境保護局接到舉報,桐廬縣江南鎮一廢棄廠房內存放有大量危險廢物,8名工人相繼中毒。事發地緊鄰富春江,下游為錢塘江,是富陽市和杭州市主城區飲用水源,處置不當,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桐廬縣環境保護局執法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對危險廢物進行安全收儲。同時,聯合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開展案件調查工作。桐廬縣環保部門、公安機關深挖違法犯罪線索,多次派員赴山東等地進行調查取證。

  經查,潘某為謀取利益,從山東省泰安市某化工企業購買含鎳廢催化劑27.52噸,向山東省一家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購買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并聯系無運輸資質車輛將上述含鎳廢催化劑從山東省泰安市運輸至桐廬縣,擬高價倒賣。為提高鎳含量,潘某找來8名工人對含鎳廢催化劑進行瀝干分裝,因其中含有毒揮發性溶劑,導致工人中毒。

  經鑒定,這批含鎳廢催化劑屬于危險廢物。桐廬縣環境保護局及時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偵辦。2018年3月,桐廬縣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涉案的潘某、裘某及山東省某危廢處置單位負責人崔某、隋某等6人因犯污染環境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至十個月,并處罰金。2名駕駛員因犯危險駕駛罪分別被判處拘役三個月和二個月,并處罰金。

  四、杭州市臨安區某電鍍廠非法偷排含重金屬廢水污染環境案

  2018年3月16日中午,第三方技術服務公司報告,視頻監控顯示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某電鍍廠廢水排放口出現一根可疑白色PVC管道。接到報告后,杭州市臨安區環境保護局執法人員立即赴現場調查核實。現場檢查發現,視頻監控中出現的可疑白色PVC管道已經消失,排放口積存廢水清澈透明,而污水處理設施終沉池廢水卻呈現藍綠色。執法人員打開排放口通往污水處理公司的管道窨井蓋,發現窨井內積存廢水和終沉池廢水一樣呈現藍綠色。初步認定該電鍍廠涉嫌通過可移動的白色PVC管道繞過在線監控系統排放電鍍廢水。

  經進一步調查,在廠區污水處理設施附近車間內找到了視頻監控中出現的白色PVC管道,且管道彎頭處也積存有藍綠色廢水。經詢問,操作工人承認其于當日早晨通過可移動的白色PVC管道偷排電鍍廢水。臨安區環境保護局當即啟動與公安機關聯動機制,臨安區公安分局指令當地派出所民警立即赴現場開展聯合調查,并連夜傳喚了涉案人員。

  經取樣監測,偷排廢水pH值為4.66,總鉻濃度為415mg/L,總鎳濃度為332mg/L,均超過《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總鉻超標830倍,總鎳超標3320倍。因涉嫌污染環境犯罪,臨安區環境保護局及時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偵辦。目前,該案已偵查終結,檢察機關擬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操作工提起公訴。

2.jpeg

  五、余姚市某紡織公司污染源在線監控數據弄虛作假案

  2018年8月16日,寧波市余姚市環境保護局在線監控網絡巡檢人員在日常巡檢過程中發現,寧波某紡織公司8月15日夜間部分時段在線監測數據異常偏低。巡檢人員當即調取回放8月15日該公司視頻監控錄像,發現當日20時52分,有不明人員進入該公司在線監控機房,往氨氮分析儀的前置水箱內添加不明物質后離開。

  接到報告后,余姚市環境保護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該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對廢水排放口取樣監測,結果顯示該公司廢水中氨氮濃度為24.3mg/L,總氮濃度為40.5mg/L,分別超標2.43倍和1.35倍。經過進一步調查,查明該公司為降低氨氮在線監測數據,在氨氮分析儀前置水箱中添加氨氮去除劑,干擾在線監控設施正常運行的違法事實。余姚市環境保護局責令該公司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18萬元。因該案涉嫌污染環境犯罪,余姚市環境保護局已將該案件移送至余姚市公安局偵辦。目前,企業負責人已被刑事拘留。

  六、臺州市某汽車檢測公司出具虛假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案

  2018年以來,臺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了機動車檢驗機構檢查工作。臺州市環境保護局大氣與輻射管理處通過排摸,發現臺州市某汽車檢測公司操作人員在使用自由加速度不透光煙度法檢測時,涉嫌弄虛作假。2018年6月15日,臺州市環境監察支隊會同大氣與輻射管理處組成聯合執法組對該公司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公司部分操作人員在檢驗過程中未按技術規范要求,將取樣探頭插入車輛的尾氣排氣管進行檢測。通過調看監控視頻,執法人員發現2018年4月4-17日期間,操作人員對多輛貨車檢測時均存在此類問題,但出具了合格檢測報告。執法人員依法制作了現場檢查(勘察)筆錄、現場勘察圖,并拍攝了現場照片,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站長、操作員進行調查詢問,并通過臺賬和監控視頻核實,該公司違規檢測的車輛共430輛,違法所得8600元。

  臺州市環境保護局依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對該公司罰款343040元,并沒收違法所得。


標簽:環境保護局;臺州市;青田縣;桐廬縣;醫療廢物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