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世琪 通訊員 楊貢江)經省委、省政府批準,2018年9月10日至9月29日,浙江省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金華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2019年1月23日,督察組向金華市委、市政府反饋了環境保護督察意見。
據了解,金華市積極構建環境治理體系,出臺了《關于建立生態環境保護長效管理機制的意見(試行)》等一系列辦法意見,在全國率先實行全流域上下游水質生態補償機制。金華市積極推動綠色協調發展,從嚴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項目建設,開展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建成浦江水晶、武義電鍍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積極推動東陽紅木、涂膜和永康五金涂裝等行業廢氣治理。
金華市全面啟動實施“浙中生態廊道”建設,“五水共治”走在全省前列,連續4年奪得“大禹鼎”。2017年以來,金華市地表水市控以上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金華市區PM2.5年平均濃度由2015年的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9月底的33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達到38.9%,降幅居全省前列。
據悉,金華市建立健全問題整改領辦制度,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9個問題、19項具體任務,已完成7個問題和16項具體任務整改。
督察指出,金華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
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力度不夠,產業發展方式依然粗放,企業規模總體偏小,規上工業企業占企業總數僅為2%;2018年上半年全市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全社會能耗總量增長5%以上;金華市萬元GDP用水量為44.2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能源結構調整工作不到位,能源結構中煤炭比例占62%,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僅6%,磐安縣尚未建成管輸天然氣設施。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全市有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超過100%,且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波動較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存在接戶率不足、出水水質難以達標等問題。污染防治和環保監管存在薄弱環節,部分建筑工地揚塵防治不到位,秸稈禁燒工作仍需加強。督察進駐期間,各縣(市、區)均不同程度存在露天焚燒秸稈、落葉、垃圾的現象。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