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9時許,方溪水庫工程大壩圍堰合龍施工現場,隨著臨海市委書記梅式苗一聲令下,一車車土石料傾瀉而下涌向截流口,不多時,潺潺方溪水被成功截流。
圖為大壩圍堰合龍現場。 本報通訊員 趙星星攝
大壩圍堰順利合龍,標志著方溪水庫建設進入全面提速期。
“水庫以供水為主,結合防洪,兼顧灌溉、發電,建成后最大壩高78米,總庫容7205萬立方米,日供水規模18.6萬噸,電站總裝機3750千瓦。”方溪水庫工程建設總工程師周鋒林介紹:“截流之后,水庫將于2021年建成蓄水。”
方溪水庫工程位于括蒼鎮境內,共征收農村各類土地3926.52畝,搬遷安置人口792戶2554人,拆遷各類房屋12.98萬平方米。
移民安置,是工程推進的重要環節。
2017年,臨海抽調了90名科級干部,成立方溪水庫移民工作組進村入戶開展工作,經過125天的日夜奮戰,實現了簽約、騰空、安置“三個100%”,創造了省大中型水庫移民史上的新記錄。
如今,在方溪水庫移民安置方家弄區塊里,已有646戶1028間房屋開始建設,建房率達99%,部分新房已結頂;頭門港臨港新城安置區已完成基礎施工,具備建房條件。
水庫開工建設以來,項目攻堅團隊掛圖作戰,倒排時間,攻克了一個個難題。目前,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10億元,庫區已完成道路改復建工程、導流洞和臨時交通洞,建成篩分、拌和系統,大壩左右岸壩肩完成高邊坡開挖支護,后壩區石渣填筑至58米高程。
近年來,臨海大力實施“十項百億防洪排澇工程”,推動平原擴排、流域綜治、強塘固堤、開源蓄水,全力打造“水上臨海”。
方溪水庫作為省重點工程和省“百項千億”防洪排澇項目,建成后可實現“西水東調”,和牛頭山水庫互為備用水源,對于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都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為臨海市中西部50萬人口提供清潔可靠的飲用水源,也將使下游防洪能力從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