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布了2018年度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驗收結果,海鹽此次申報的澉浦鎮、沈蕩鎮順利通過考核驗收,這也標志著我縣全面完成省定11個小城鎮的整治任務,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時公布的2018年度第二批省級樣板名單中,西塘橋街道、澉浦鎮位列其中,至此,海鹽省級樣板鎮增至3個。
2016年10月,海鹽拉開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大幕,11個小城鎮列入整治計劃。行動啟動以來,海鹽圍繞“一加強三整治”,全面開展六大專項行動,深入推進“雙百”行動,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示范地、挺起鄉村振興“龍頭”和扎實推進“兩個高水平建設”的關鍵加以推進,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整治任務。
走進西塘橋街道中樂路的歷史文化街區,張家廳等3個文保點修繕完畢,廢棄的老糧倉華麗變身為“城市客廳”;西場路上,原本各式各樣的店鋪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統一的簡歐風格形象……在延續傳統街巷肌理的同時,西塘橋街道在整治中注重產城融合,打造人居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創業環境優越的暢美小鎮,讓“開放、綠色、獨特”的灣區新城更具魅力。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推進,讓千年古鎮重新煥發了新風采。在澉浦,原來老鎮內沒有停車場、沒有公共廁所的現狀得到改善,新建設的街心廣場、肅武門公園更是為當地百姓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所,小鎮居民的生活更加優雅了。在沈蕩,這座江南水鄉老鎮已然“脫胎換骨”,該鎮堅持以水為魂、以文為脈,將挖掘特色自然資源與傳承特色民俗文化相結合,在整治過程中重點突出小橋流水人家的浙派風格,還原了原生態的江南水鄉特色,打造了水鄉濕地與老鎮風貌融合共生的新景致。
在持續兩年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海鹽各鎮、街道還結合實際,探索出了“路長制”“河長制”“門前三包制”“商戶聯盟”“兩站兩員制”等一批卓有成效的長效管理機制。武原街道將智慧路長牌、河長電子化巡河與智慧城管系統相結合,不斷推進智慧化長效管理城鎮秩序;橫港集鎮發動沿街商家組建自治聯盟,簽訂承諾書,明確責任人,開展季度評比,對星級商家給予授牌和獎勵,極大激發了商家自治積極性和主動性;西塘橋街道整合黨員紅色資源,組建黨員帶頭參與的樓道“紅管家”隊伍,劃分責任區域、明確崗位職責,在社區建立互動交流站和“旅店式”“紅管家”服務驛站,進一步推動社區治理……
接下來,海鹽將對標全域整治,對已達標的11個小城鎮開展全域對標檢查,同時補齊民生短板,落實常態化管理,加強精準規劃,以更好提升小城鎮功能,鞏固整治成效,推進小城鎮可持續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