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清晨,衢江區全旺鎮巖頭村,垃圾清運員余金昌駕駛著四分類收集車在村里逐戶收運。在村民顧鳳珠家門口,他打開“智慧分類”APP,掃描分類垃圾桶上的二維碼。“現在做垃圾清運員,不僅要懂垃圾分類知識,開四分類垃圾車,還用上了‘高科技’。”余金昌說,做了十多年環衛工作,眼見垃圾分類越做越細致。
余金昌口中的“高科技”是衢江區正試點運行的生活垃圾智能監管考核系統,也稱“智慧分類”APP。垃圾清運員每天通過手持終端掃碼上傳用戶垃圾分類情況,給予“好、中、差”評價,打通垃圾兌換和分類行為積分制,激勵農戶認真分類。
“我們全面淘汰人力三輪車、拖拉機、三輪摩托等垃圾收集車,統一配備電動四分類車。”區農辦副主任葉志紅介紹,此外,按照城區環衛設置配備標準,配備了高壓清掃車、灑水車、抑塵車等一系列車輛,讓村莊環境不再“灰頭土臉”,全面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目前,全區投入四分類垃圾車400輛、新增手推車100輛、縣鄉道快速保潔車30輛、專業環衛車輛9輛,農村公共垃圾設施全面更新換代。
該區成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督查小組,每月督查由鄉鎮循環交叉檢查,考核結果經考核小組及被考核單位簽字確認后當場公布,杜絕“人情分”和“事后打招呼”。年底對終端處理設施建設等進行綜合評定,計入年度考核評分。
“我們實行考核排名與補助經費掛鉤機制。”據悉,該區垃圾分類工作經費中的20%由鄉鎮先行支付,年終根據督查和考核情況排名,前十名鄉鎮可分檔次獲得50%-100%經費返還作為獎勵。對運維公司,則實行“一分雙評”機制,既與鄉鎮“捆綁”考核,又賦予鄉鎮評分權限,推動各方履職到位。而運維公司則對保潔員作業實行“三色管理”,后臺實時監控保潔員出勤情況、運收效率、作業軌跡、運輸路徑,給予“紅、黃、綠”考評,激勵保潔員履職。
與此同時,以戶為單位,以村規民約為約束形式,以村委會為征收主體,以“污染者付費”為準繩,開展垃圾分類履約保證金試點,根據每戶每日生活垃圾分類正確率給予一定的積分,年終對垃圾分類“優”者給予獎勵,“良”者全額返還垃圾分類履約保證金,“差”者返還一半。
過去一年,衢江區共產生生活垃圾13.01萬噸,回收利用垃圾4.49萬噸,回收利用占比34.51%,其中資源化利用占比84.63%,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77%,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2018年度市級考核中榮獲第一名,全區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煥然一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