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的廣告推銷電話已成為困擾群眾生活的一大頑疾。海曙區檢察院應用公益訴訟的訴前檢察建議,攜手多部門綜合治理。最新調查顯示,八成多受訪居民認為曾呈泛濫之勢的固定電話號段騷擾基本消失。該案作為寧波經驗入選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公益訴訟助力海曙社會治理創新,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5月,海曙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廣告推銷電話已成擾民頑疾,對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產生較大影響。為此該院于去年7月向通信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攜手行政主管部門、通信運營商共同推進綜合治理。同月,通信管理部門就檢察建議作了回復。寧波市通信管理局制定了專項整改方案,加強電信業務和通信資源管理、增強技術防范力量、控制“騷擾電話”傳播渠道、清理騷擾性硬件整治“騷擾電話”。三大運營商寧波分公司也根據各自的業務情況采取暫停經營性外呼業務、嚴控中繼線業務、對無法提供安全承諾的平臺停止服務等措施加以整改。
去年8月,海曙區出臺文件,要求各鎮(鄉)、街道,機關和單位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強化信息溝通協調,構建起公益訴訟的社會治理大格局。該區檢察院還在環保分局設立檢察官辦公室,每周不少于半個工作日,共同參與生態環境領域的保護。
在生態環境、食藥安全、國有資產保護等這些不屬于某個組織或個人,但又和所有人息息相關的公共利益領域,由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代表國家和公眾追責,極大地扭轉了以往出了問題“無人追責”的現象。去年以來,海曙區檢察院就多起在空地傾倒垃圾污染環境提起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履職。為使毛芋艿變白、保鮮,加工者使用非法添加劑,銷售給17家快餐店,危害群眾健康,海曙區檢察院就此提起刑事附帶民事的公益訴訟,最終讓3名非法加工者交納15萬元懲罰性賠償金。飲用水水源附近發現大量垃圾,就此發出的檢察建議引發有關部門迅速行動:連續3天清查,設立警示標志,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飲用水安全。
據海曙區檢察院統計,至今共有20起公益訴訟案例,而真正“對簿公堂”的很少,大多通過公益訴訟的檢察建議環節得到妥善解決。
“法條里面有個‘等’,但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工作不能‘等’。檢察機關的公益訴訟工作與黨委政府服務人民群眾、推進社會善治目標一致。行政機關和檢察機關應共同攜手、維護公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全國人大代表張詠梅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