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濱湖大道從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城一路向北,不久便到了長興縣誠澤水務有限公司,這里發(fā)生的變化,打響了2019年長興綠色發(fā)展的“頭炮”。
新年伊始,這家公司的污泥水熱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上馬試運行,這是“十三五”國家水專項污泥資源化技術示范工程,每天能讓200噸污泥變廢為寶。
“污泥水熱碳化的過程,就像是把粥變成泡飯。”跟著長興縣誠澤水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顧立鋒,記者了解了變廢為寶的全過程:污泥在水熱反應器內性質發(fā)生變化,原先融為一體的污泥經過液化后分離開來,再經過導熱油換器、冷卻水熱換器和高壓隔膜板框壓濾機變成含水率約30%的污泥泥餅,進一步干化后含水率只有20%,然后進入碳化爐變成污泥碳。這一原料再加上礦粉、膨潤土、粉煤灰等進行造粒、燒結,便可以形成陶粒,用于制作土壤修復改良劑、水處理吸附材料或催化材料。
顧立鋒算過一筆賬,這些陶粒若制作成催化材料,市場價在每噸4000元至1萬元,而按照一天50噸的生產量來計算,一天就有20萬元至50萬元的收入。“正式投產后可以每天處置污泥200噸,產生的經濟價值不可小視。”他說。
對他而言,這一項目的成功意味著多年來致力于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處置研究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而對于長興縣域發(fā)展而言,項目的成功運行將實現全縣的污泥“自我消化”,助力綠色發(fā)展。
污泥處理處置曾是困擾長興綠色發(fā)展的癥結所在。以此次新項目上馬運行為契機,長興還將繼續(xù)探索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全面提升污泥處理處置能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行業(yè)整治不反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