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呼之欲出的海上田園綜合體

——浙江洞頭霓嶼核心項目探訪記

發布時間:2019-01-09 10:54:07 來源:中國海洋報 記者 劉瀟然 通訊員 王藝

  近日,浙江洞頭海島田園綜合體——霓嶼紫菜現代園項目開工儀式如期舉行,這也標志著目前浙江全省唯一一個海陸聯動的海上田園綜合體核心項目啟動。預計未來三年,該綜合體將成為海上田園牧場、陸上現代產業園、山上花園村莊“三位一體”的海島田園綜合體新樣板。

  洞頭海島田園綜合體項目涉及霓嶼全島約11.5平方千米的陸上面積,并輻射霓嶼島北側1.5公里范圍內約3萬畝的淺海灘涂及海域,計劃投資3.24億元。整個項目劃分為“兩園三村五區”,兩園即萬畝海上田園、紫菜現代產業園;三村即花園下社、田園上社、景園桐岙三個花園村莊;五區為苗種培育研發區、交易深加工區、倉儲公共服務區、海上牧場養殖區、鄉居民俗體驗區。

  規范管理 做大海上“紫黃金”

  清風上水浪飛揚,片片紫色倚碧漾……位于洞頭霓嶼街道的紫菜田園生機盎然。作為浙江紫菜之鄉,洞頭霓嶼紫菜養殖已有40多年歷史。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霓嶼紫菜海上養殖規模、產量、產值均居全省之首。2010年,霓嶼紫菜養殖面積1.4萬畝,2018年擴展到3萬畝。而在洞頭海島田園綜合體建設中,這里的“萬畝紫菜”將成為一大亮點。

  曾一度,洞頭部分區域由于大面積灘涂被圍墾,養殖空間被擠占,養殖海域面積逐年縮小。霓嶼區各村海域因為沒有劃界,造成海區管理無序,還引發了一些矛盾和糾紛。

  為了走出一條壯大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可行之路,近年來,霓嶼區通過合理規劃養殖海區布局,規范養殖海區管理,引進并培育紫菜新品種,利用紫菜深水彩玻桿、全浮流翻轉式養殖等新型養殖模式,逐步推動現代化紫菜養殖產業的發展,并引導養殖空間從灘涂淺海走向深水海域。

  2017年11月,洞頭區成立海洋生態與藻類研究院,立足洞頭海洋生態和藻類資源優勢,突出海洋生態和藻類產業功能特色,著力解決沿海海洋生態和藻類產業的關鍵技術。

  為規范海區管理,霓嶼街道出臺了養殖海區使用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將海區劃分為禁養區、養殖過渡區、可養區,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2018年,霓嶼街道對養殖區域再規范,為打造海上田園樣板打下了基礎。該區的下社村作為試點,率先打造海上田園千畝海區規范化管理樣板區。該村首先對海區進行了“豆腐塊”式的區塊劃分,留足航道空間,保證紫菜樁位的行間距,這樣一來,不僅確保了養殖安全,也減少了養殖戶之間的矛盾糾紛。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在各村岙口碼頭設置海區高清監控并通過航拍、衛星地圖等手段掌握海區動態,實現數字化海區管理,加強養殖用海情況突擊檢查,加大非法用海清理和整頓力度,構建起“天上探、岸上測、海上查”的海域動態監控體系。

  目前,霓嶼紫菜養殖面積已由原來的1萬畝擴增到了3萬畝,年產值達到3億元。集體經濟總收入超80萬元的有3個村,經營性收入超10萬元的村達到90%,100%消除了經濟薄弱村。

  轉型發展 構建產業一條龍

  霓嶼街道是洞頭區紫菜的主要養殖區,從事紫菜養殖和加工的有4000多人。但由于產品結構單一、產品附加值不高等原因,紫菜經濟迫切需要轉型發展。

  為此,陸上現代產業園成為洞頭海島田園綜合體項目中扶持紫菜產業發展,實現養民增產增收、持續壯大村集體的重要一環。

  據了解,陸上現代產業園主要是霓嶼紫菜現代產業園,該產業園將成為洞頭的入城景觀展示區、全產業鏈示范區和一、二、三產融合樣板區。項目于2018年12月8日開工,總用地約306畝。

  紫菜現代產業園作為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海洋產業綜合體,主導產業是以紫菜、羊棲菜為主的海產品加工、銷售和技術研發,同時發展海洋農產品、海洋食品研發加工、海洋生物育種培育、海洋產業深加工、電子商務、倉儲物流、休閑旅游、生產生活配套服務、金融服務等上下游相關產業。園區建成后,計劃引進韓國、日本以及國內的海產品深加工企業,為洞頭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的建設將有利于增強紫菜產品加工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產業化組織能力,以期有效破解霓嶼紫菜發展瓶頸,推進洞頭紫菜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漁農民增產增收增效。”

  鄉村振興 打造海島花園村

  洞頭海島田園綜合體不僅有海上萬畝紫菜田園、陸上現代產業園,還有花園下社、田園上社、景園桐岙三個花園村莊。

  花園村莊建設是洞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萬村景區化和全域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從2017年開始,計劃在全區打造70個花園村莊,2017年已經建成17個,2018年建成34個,“生態、產業、旅游、文化、村居”五位一體的花園村莊建設,旨在推動漁農業發展、漁農村繁榮、漁農民增收,展現“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島在景中、人在畫中”的海上花園景象。

  據該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對村集體和村民來說,以農房、土地、林地、資產流轉或入股等形式參與花園村莊建設,發展美麗鄉村經濟,將形成雙贏局面。有些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莊、民宿客棧、鄉土文創等休閑度假模式和產品,開發攝影賞花、研學旅游等新型業態,使“大景區”“大花園”建設的內涵不斷豐富。

  “這將是集旅游觀光、休閑體驗和紫菜、羊棲菜等水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園區,我們通過‘公司+基地+養民’的經營模式,帶動漁農民從事專業生產、加工和流通,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通過土地作價入股分成、參與海區管理和綜合體管理獲得的收益,將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海島鄉村振興。”看著眼前產業園區火熱的施工現場,霓嶼街道黨工委書記郭海輝看到了霓嶼美好的前景。

標簽:紫菜;田園;現代產業;海島;海區;養殖;牧場;浙江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