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來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梓桐鎮盧家村,看到村民鄭勝豐正在自家院子里忙著晾曬剛剛出爐的紅番薯。
“以前就知道洗番薯粉,一年下來,一畝番薯地產值大約2000元,不僅費工費力,還污染家門口的河流。”鄭勝豐說,“現在可不一樣了,我種了番薯新品種,鎮上不僅來收購鮮薯,還動員我們自己加工番薯干,一畝地的收入算下來怎么也有5000元以上。”
制定幫扶政策,給予資金支持
番薯一直是淳安縣梓桐鎮的傳統主導產業,“全盛期”全鎮番薯種植面積達1.4萬畝,年產番薯粉7000噸,有粉絲造坊和企業15家。當地村民有在河道邊洗番薯粉的習慣,每年11月-12月,梓桐溪的水質就會呈乳白色。同時,大量的粉絲加工廠不僅生產環境臟亂差,而且產生的污水流入地下管網,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帶來難題。
隨著清潔鄉村和河長制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加之消薄增收、提高薯農收入之所需,2018年,梓桐鎮黨委、政府著力探索鎮包苗、戶包種、村包收、企包銷的農業轉型新模式,全力打響“番薯革命”升級攻堅戰。
“番薯革命”升級攻堅戰打響后,梓桐鎮班子成員力量下沉,組建成立“番薯革命”推進小組,負責制定番薯產業轉型扶持政策。組建由種植大戶、鎮農辦成員及村黨員組成的“番薯革命”幫扶小分隊,外出學習番薯種植、加工經驗,并安排種植專家開展全年跟蹤指導和技術服務。預留出“番薯革命”專項資金,用以扶持“番薯革命”參與公司、集體或個人,對2018年擴面的6個村全部免費提供種苗,并給予番薯新品種收購價在0.60元/斤以上的村合作社和企業每斤補助0.10元。
截至目前,全鎮番薯轉型總種植面積已達300畝,其中低收入農戶達107戶,占總參與農戶的28.16%。同時,安排專項資金補助購買番薯干制作設備,邀請番薯干加工專家現場教學,組織各村主要負責人到場學習,從番薯的去皮、蒸煮、切塊、烘制全過程參與,注重制作的每一個環節。
農戶收入增加,生態環境改善
杭州千島湖錢進生態農業公司是梓桐鎮一家番薯加工企業,原先廠房坐落在最偏遠的程家源村。
2018年,為擴大生產規模,最大限度地為當地薯農提供銷售服務,梓桐鎮幫助這家公司在鎮工業園區建設了800平方米的番薯干標準化加工廠。梓桐鎮與企業達成協議,共同出資在各番薯主產村建簡易烘房,將去皮、烘干等初加工任務下放至村,實現生產就近化、品牌化,并且與企業談妥產品收購保底價。
公司總經理姜先進表示:“感謝鎮里的支持,2018年我們共收購番薯25萬斤,制作番薯干3萬多斤,還從農戶那里收購半成品加工3萬多斤。2018年僅薯干的銷售額就已突破150萬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20%。”
“‘番薯革命’實施以來,一方面切實提高了薯農的收入,特別是低收入農戶2018年僅靠番薯一項,戶均可增加收入500元以上。另一方面,改善了生態環境,讓梓桐溪重新恢復了以往的水清魚躍。”梓桐鎮黨委書記錢紅建告訴記者。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