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土壤與地下水》(以下簡稱《指南》),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體系,規范涉及土壤與地下水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工作,并為環境管理與環境司法提供依據。《指南》屬于指導性文件,為首次發布。
《指南》適用于我國境內因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導致的涉及土壤與地下水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具體來說,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無論引起損害的是突發環境事件、歷史遺留工業污染、廢棄物廢水長期累積排放,還是生態破壞事件,均適用《指南》。核與輻射事故導致的土壤與地下水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工作,則不適用《指南》。
《指南》是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方法在土壤與地下水及其生態服務領域的具體化。重點解決了如何開展土壤與地下水損害調查、如何開展土壤與地下水損害因果關系分析、如何對土壤與地下水損害進行量化、如何對土壤與地下水損害價值進行量化等問題。
《指南》規定了涉及土壤與地下水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工作程序,以及各工作環節的主要技術要點,包括鑒定評估準備、損害調查確認、因果關系分析、損害實物量化、損害恢復、恢復效果評估等。對于不能恢復的情況,《指南》針對不同利用類型土地和地下水的生態服務功能特點,明確了損害價值量化的方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