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湖北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近年來湖北省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促進了全省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環評是環境保護源頭預防的一項關鍵法律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執行環評審批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嚴守生態底線,對違背法律規定,不符合環境標準和相關政策的項目,當否決的絕不含糊;另一方面,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心服務發展。
據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省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除部分煉鐵煉鋼、有色金屬冶煉、煤電和垃圾發電等污染物排放量較大項目由省生態環境廳環審批外,絕大部分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權都已下放至市級生態環境部門,并取消了行業主管部門預審、試生產審批、竣工驗收許可等審批環節,同時,取消了把水土保持專項報告作為環評前置審批的條件。
2017年以來,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對實行審批制管理的環評登記表取消了審批,改為網絡直接提交告知性備案,為此全省需要審批的項目數量下降了85%以上。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全省通過網絡直接環評登記備案的項目有20843個,占到項目環評總數的88.6%以上。截至今年10月,全省共審批建設項目環評2671個,其中省生態環境廳審批的項目僅為20個,不到全省的0.75%。
同時,環評審批時間進一步縮短。目前省生態環境廳承諾時限為報告書40天、報告表20天。不斷深化網上審批,于2017年6月23日起正式啟用湖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后,全部環評事項均通過這一平臺辦理,并在平臺上進行了公開。重點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實行綠色通道。持續轉變作風,對任何建設項目絕不簡單隨意地說“行”或“不行”,而是積極主動研究項目環境風險和敏感目標點,研究降低或消除環境風險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近幾年,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為服務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對全省的重點工程始終高度重視,明確專人負責、提前介入、跟蹤服務,督促環評機構優質高效開展工作,保障了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同時,對生態環境部負責環評審批的項目,實行引領陪同服務制度,如通用汽車、神農架機場、武當山機場、荊州港規劃等,均及時、順利地取得了項目環評批文,保障了這些對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得以順利開工建設。
環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把湖北省委促進民營經濟座談會和省政府重大項目謀劃推進會的精神落實好,把各項工作做得更扎實,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滿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