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湖區“五水共治”辦會同南湖區環保、水利、農經、城投等部門,組成驗收組,開展第二批剿Ⅴ河道現場驗收。10條列入年度剿Ⅴ類水的河道通過驗收。至此,南湖區44條Ⅴ類水、不穩定河道“拔釘清零”,全區全域剿滅Ⅴ類水。
這是南湖區治水工作在今年獲得五水共治“大禹鼎”后,取得的又一項重大成果。從2006年啟動“秀水”行動、2013年吹響“五水共治”號角,南湖區一直馬不停蹄,治水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認可。
2013年出境斷面平均水質還是劣Ⅴ類,2014年提升為Ⅴ類,2015年提升到Ⅳ類,2016年1月至今更是一直保持Ⅲ類水。特別是,全區634條、309公里黑河、臭河、垃圾河完成“清三河”;106條剿劣河道成功銷號,全域剿滅劣Ⅴ類水,更為水環境的改善與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8年初,南湖區又自加壓力,提出全域剿滅Ⅴ類水,持續深化“五水共治”,改善水環境。通過排查摸底全區河道,44條Ⅴ類水、不穩定河道成為剿Ⅴ對象。針對每條河道的不同情況,南湖區采取“一河一策”,開展“拔釘清零”。清淤、水系連通……38個剿Ⅴ重點工程完成。
44條剿Ⅴ河道水質面貌大變樣,水清岸綠,沿岸沒有非法排放口,河水透明度均超過25厘米。化東社區的聞涇橋港,岸邊雨污分流再深化,河道清淤并打通了與高橋港的堵塞處,河道徹底暢通起來,河水清澈度達到了65厘米,成為44條剿Ⅴ河道中最清澈的河道。竹林村的許車浜河道剿Ⅴ,更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融合,河道疏浚,沿線綠化修整,河岸沿線和水中央種植的水生植物在凈化水質的同時,更為河道生態增添了新景觀。配上沿線綠道、觀光橋和游船碼頭,許車浜的鄉村生態美景已成為景區村莊建設中一大亮麗景點。
今年初以來,南湖區共實施河道清淤115.23公里,溝通水系7處,2條河道申報創建省級“美麗河道”,新增9條市級“美麗河道”、11條區級“美麗河道”,持續的河道水景提升與污染源管控強化,共同推動全區水環境改善。
2018年,南湖區對6個涉水行業35家企業進行分類整治,規范管理全區71家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收集網點,全區廢棄包裝物歸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鳳橋、大橋、七星三個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的工業園區內46家企業已完成改造,2個城市居住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完工,4個街道39個老舊小區強化雨污分流、陽臺廢水收集改造點全面開工,新建了23.64公里三級污水管網……隨著工業、農業轉型深化,全面實施“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污水收集率提升,全區水環境在各項治污整治、美麗創建中再塑江南水鄉美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