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24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關于檢查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管轄海域海水水質狀況整體改善,但近岸局部海域污染較為嚴重,海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當日向會議作報告時介紹,今年9月至10月,執法檢查組分為4個小組,分別赴天津、河北、遼寧、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8個省(市)開展執法檢查工作。
報告指出,中國管轄海域海水水質狀況整體改善,海底沉積物質量狀況總體良好,IV類和劣IV類水質海水面積連續5年呈下降趨勢,由2012年的9.3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017年的5.2萬平方公里。
在完善配套法規方面,報告稱,中國國務院及其相關部門出臺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等7部行政法規、16件部門規章和100多件規范性文件,發布200余項標準規范,依法建立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等20余項基本管理制度。全國11個沿海省(區、市)都發布實施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及相關配套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針對法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沈躍躍表示,當前中國近岸局部海域污染較為嚴重,海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全國約十分之一的海灣受到嚴重污染,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足40%,約42%的海岸帶區域資源環境超載,部分地區紅樹林、珊瑚礁、濱海濕地等生態系統破壞退化問題較為嚴重,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多發頻發,溢油、危化品泄漏等環境風險持續加大。”她說。
報告指出,其中原因主要表現在入海排污口設置與管理問題突出、陸源污染防治力度不夠、海上污染防控措施執行不到位、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相對滯后、海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科技支撐有待加強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完善等方面。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