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朗霞街道13個行政村就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對物業公司進行了一次考核。考核主要圍繞購置分類收集車輛、開展垃圾二次分揀、實施垃圾分類收集、開展稱重打分考核、保持垃圾收運清潔等五方面內容展開,考核結果將與物業公司的承包款掛鉤。這是朗霞街道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一個典型事例。
今年5月,我市召開垃圾分類動員培訓會后,朗霞街道高度重視,按照垃圾分類“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獲全勝”的目標,積極組建隊伍、完善制度,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加大宣傳力度,積極有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街道已基本建立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形成了“戶分、村收、街道運、市處理”的總體布局。
為扎實推進垃圾分類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朗霞街道成立了以街道黨工委書記、主任為雙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并制訂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村(居)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要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必須大家共同參與。”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朗霞街道組織召開了垃圾分類工作動員會,并對各村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培訓,對垃圾桶采購、收集人員增加等項目的預算、立項、招標等工作進行了指導。“我們還特別舉辦了推行垃圾分類啟動儀式,把宣傳發動工作推向了高潮。”
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為了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朗霞街道組織人員先后前往寧波鄞州、寧海以及杭州等地考察,并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了適合朗霞的管理模式。“從今年9月1日開始,我們對新新村烏云廟600戶村民以及楊家村甘巷橋350戶村民實施了片區試點。”該工作人員介紹,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街道因地制宜制訂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激勵機制、考核辦法等,尤其是探索出了“大桶換小桶”“戲文換垃圾”“垃圾換資源”“積分換禮品”“用心換真心”的“五換法”。“‘五換法’不僅大大提升了村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還提高了村民垃圾分類的正確率,引導村民逐漸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對于收集到的垃圾,街道會積極轉化成資源,如易腐垃圾主要運到餐廚垃圾廠作為蛆的飼料,其他垃圾作為電廠的燃料。
“經過試點,我們街道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并呈現出了‘分層推進、全面推開’的局面。”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朗霞街道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基礎配套實現了全覆蓋,每個行政村都設置了垃圾分類示范投放點、一般投放點、黨員聯戶公示牌、再生資源回收點等基礎設施,并加強了對村干部和物業公司的垃圾分類培訓,督促收集員分類收集垃圾。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