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興市獨山港經濟開發區順利完成2018年“五水共治”省級經濟開發區“工業污水零直排區”考核驗收工作。
在12月中旬的考核驗收中,驗收組一行先后實地查驗了浙江傳化天松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衛星能源有限公司2家企業及平湖市東片污水處理廠共3個“工業污水零直排區”現場,對獨山港在2018年開展的“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進行了詳細了解。
最終,經專家組現場查驗及臺賬審查,獨山港經濟開發區“工業污水零直排區”以95分的高分通過嘉興市級驗收,獲得考核優秀等級。
河水清澈緩流、兩岸植被蔥郁,在獨山港鎮穗輪村中心河,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幅美麗景象。
作為獨山港鎮工業園區附近的行政村之一,穗輪村的產業特色是小五金加工,全村共有大小五金企業140余家,2017年工業總產值達14億元。而在14億元產值的背后還存在工業廢水不規范排放等問題。
穗輪村如今村容村貌的變化令人印象深刻,這些變化的產生,與“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緊密相關。而穗輪工業園區也只是獨山港推進“工業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五水共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推進。為高水平推進“五水共治”工作,有效解決“反復治、治反復”問題,創建“污水零直排區”,獨山港鎮提早制定目標,落實相關責任,倒排時間,全面部署。
“無論是前幾年的‘清三河’行動、‘剿劣’行動,還是當前的‘污水零直排區’創建行動,都是為了創造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豹毶礁巯嚓P負責人表示。
完善的組織領導是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今年4月,獨山港出臺了《獨山港鎮“污水零直排區”創建行動方案》,成立了創建工作小組,明確了創建工作中全鎮各部門及村(社區)的責任分工。
根據行動方案,從2018年起,獨山港將利用三年時間,通過全面推進截污納管,建立完善長效運維機制,基本實現全鎮污水“應截盡截、應處盡處”,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到2020年,力爭90%的村(社區)建成“污水零直排區”。
為加快推進獨山港經濟開發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破解園區存在的地下管網情況復雜,管網老舊、破損、混接、堵塞等難題,獨山港鎮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被平湖市列為駐點破難項目加以推進。幾個月來,破難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破難成效初顯。
“今年‘污水零直排區’省級建設行動方案6月才正式出臺,嘉興市方案編制和驗收技術指南10月剛下發。”該項目破難組組長、平湖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吳慧斌表示,他們在推進時間上壓力很大,更像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在此背景下,破難組會同獨山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率先制定了全市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方案;在推進上做到第一時間部署、排查、整改、監測和臺賬收集。
在管網普查階段,今年8月,獨山港克服臺風影響和連日的高溫炙烤,投入測繪隊伍5支、排查隊伍3支,白晝黑夜輪班倒,推進現場測繪、排查作業,短短15天就完成了“工業污水零直排區”內7.8平方公里、135公里雨污水管網的現場作業。
“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涉及環保、規劃建設等市鎮多個部門,以及園區內各企業多個責任單位。如何將各個部門擰成一股繩?合力推進是破難的關鍵所在。
“我們將27項驗收標準進行了分類整理,并組建整改微信群,在線為企業釋疑解惑,每周通報整改進度。”吳慧斌說,各企業也主動將整改進度和整改經驗在群內共享,交流如何打通斷頭管、修復破損管、糾正錯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積管等問題,共同討論完善如何規范現場管理、制定環境管理計劃等問題。
針對重點督促改造的企業,獨山港還明確了12名干部深入企業現場,檢查整改進度,提出整改措施,指導整改臺賬,交流整改做法,協助企業按計劃完成整改工作。
目前,獨山港已全面完成轄區7.86平方公里內180公里雨污水管網的排查工作,形成了管網問題清單和企業水污染防治問題清單,企業各自制定了整改任務和項目清單,園區內19家已投產企業,18家已基本完成整改。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