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垃圾出去,換成生活用品回家,智慧化垃圾分類回收在梧桐街道成為現實。日前,記者來到梧桐街道桃園村,在槜李文化廣場發現了一個智能垃圾分類亭,村民只需把金屬、塑料、紙張、玻璃等可回收的生活垃圾投遞到回收箱,就能即時積分,也可當場兌換生活用品,這也意味著梧桐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進入新的“智慧”時代。
記者看到,這臺智慧化垃圾分類回收箱外觀時尚酷炫,共設置了3個箱體,包括2個大型的藍色回收箱,可回收金屬、塑料、紙張和玻璃,還有一個紅色有害垃圾回收箱。在回收箱旁邊還有兩臺白色的兌換機,一臺是垃圾袋自動發放機,還有一臺是禮品兌換機。
在桃園村,每家村民手里都有一張生活垃圾分類積分卡,卡的背面有一個二維碼,村民只需拿著卡到藍色的回收機器設備中刷一刷就可以登記信息,然后按顯示屏提示分別投入不同回收箱內。村民朱煒煒告訴記者,“以前生活垃圾都是攢一攢等收廢品的人來回收,比較麻煩,現在有了這種智能設備,生活垃圾回收變得方便又環保,而且可以直接刷卡當場積分,效率特別高。”朱煒煒說,“沒想到在我們村里還能過上這么洋氣的生活。”
據了解,該智慧垃圾分類系統由浙江裕峰環境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開發,裕峰環境相關負責人徐海楓介紹,該系統的“智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智能分類和溯源,也就是說居民若把垃圾扔錯回收箱,系統會及時反饋,并可溯源到哪一個人扔錯;另一方面是自動積分和兌換,由于每戶都有一張積分卡,通過掃描二維碼,確認回收垃圾重量就可即時積分,積分也可現場兌換商品。
據梧桐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初以來,梧桐街道結合美麗小區、美麗村莊、美麗社區、美麗道路等創建工作,在每個村、每個社區打造若干個垃圾分類示范點,建設桃園村垃圾分類宣教館和智慧分類示范點,以及市區9個高標準示范小區。“在智慧垃圾分類示范點使用效果好的基礎上,我們將率先在百桃集鎮和錢林集鎮繼續鋪開,爭取讓更多市民感受到智慧化帶來的便捷。”
此外,今年,為了提升全街道垃圾分類水平,梧桐街道還建立村(社區)干部聯系黨員組長、黨員組長聯系居民農戶,黨員、組長認領垃圾亭(桶),村(社區)考核黨員組長、黨員組長考核居民農戶的垃圾分類“雙聯系、雙認領、雙考核”“三雙”機制,依托網格化管理,通過分片聯系包戶、組織宣傳發動、監督檢查考核,充分發揮村社區黨員組長、志愿者參與垃圾分類的帶頭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居民分類投放意識。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