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自城鄉(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按照《桐鄉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桐鄉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 我市14個小城鎮全面落實“一加強、三整治”(即加強規劃設計引領、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城鎮秩序、整治鄉容鎮貌)18項工作任務,補齊小城鎮發展短板,加快建設美麗幸福新桐鄉。
日前,記者從市整治辦了解到,經過兩年時間的整治,眼下,全市14個小城鎮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服務功能持續增強、管理水平顯著提高、鎮容鎮貌大為改觀。截至目前,14個小城鎮中已經有13個完成“省考”。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基礎在“建”,關鍵在“管”。兩年來,在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中,不斷扮靚升級的小鎮正成為桐鄉新的風景,其間,行之有效的長效管理新機制也不斷涌現,“烏鎮管家”、梧桐“紅色召集令”、崇福“弄堂長制”、濮院“商戶聯盟”等管理機制取得實效,城鎮道路、河道也實現了“路(街)長制”“河(湖)長制”全覆蓋。
“為了進一步鞏固全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成果,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整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我們將這兩年來有關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的系列文件匯編成冊,并于日前出臺了《桐鄉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建設(精細化管理)系列文件匯編》。”據市整治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匯編所涉及范圍為列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中心鎮、一般鎮、獨立于城區的街道辦事處、仍具有集鎮功能的原鄉鎮政府駐地(簡稱“鄉鎮”)建成區。“線亂拉”治理范圍還包括鄉鎮到鄉鎮之間、鄉鎮到所轄行政村之間道路(其中國道兩側20米、省道15米、縣道10米、鄉道5米)兩側桿路整治工作。
昨天,在市整治辦相關負責人的桌子上,記者看到了《桐鄉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建設(精細化管理)系列文件匯編》,近60頁的內容都是關于長效機制建設的“干貨”,其中包括加強全市小城鎮風貌管控、環境衛生管理、序化管理、“低散亂”塊狀行業整治的長效機制建設實施辦法,以及加強小城鎮強弱電管線建設管理實施辦法、桐鄉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特色文化資源挖掘評估和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還有關于全面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納入網格化管理工作、推廣建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街(路)長制和深化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全面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的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在匯編中,除了對相關部門提出了管理水平需更加精細化、常態化的要求外,也更加注重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確保整治成效“永葆青春”。比如在整治過程中特色文化資源挖掘評估和保護利用方面,匯編要求要廣泛發動,問智于民、問計于民,集思廣益,充分思考文化資源傳承發展;在加強全市小城鎮環境衛生管理方面,建立投訴受理監督機制,充分發揮轄區內便民服務熱線、投訴信箱作用,便于及時辦理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小城鎮整治永遠在路上。”市整治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將不斷完善督查考核“回頭看”機制,鞏固整治成效,不斷完善整治建設管理,努力建立符合桐鄉實際的現代小城鎮治理體系,使小城鎮成為人民群眾向往的美好家園。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