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訂單多,我們把5條生產線全部開動了。”11月29日,位于上虞區小越街道的紹興市白馬湖食品有限公司內,正在檢查生產情況的總經理陳利華告訴記者,“我們每賣出一包醉魚干,其實也是在宣傳紹興的糟醉美食文化和漁業品牌。”
經過10年發展,“白馬湖”現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醉魚干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內休閑食品零售品牌長期供貨商。“從一條草魚變成一包包醉魚干,要經過宰殺、腌制、烘烤、切塊、加料、殺菌、挑選等七八個環節近三十道工序,需要10天左右時間。”公司總經理助理茅堅介紹,隨著機器逐步替代人工,目前他們生產能力可以達到每天2~3噸。
如果說制作醉魚干的流程大同小異,那么味道調配往往各有獨家配方。“白馬湖”根據不同地區消費者飲食習慣和偏好,研制開發了原味、香辣、泡椒、煙熏等6種不同口味的產品,銷售市場遍布全國。“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4月份,而且還在增加。”陳利華說。
同樣早早迎來銷售旺季的,還有紹興市鐘堰食品有限公司。“我們的生產期一般是春節前的2個月,但今年因為訂單的關系,提前投入了生產。”公司負責人陳國興表示。
據了解,創辦于2000年的“鐘堰食品”以醉蟹為主打,年產醉蟹3萬壇(每壇凈含量1.5公斤),是浙江省內最早也是迄今唯一一家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醉蟹的企業。公司還出產醉魚干、普通魚干、醬鳊魚干等水產加工品,同樣受到市場追捧。
“醉蟹也好,其他產品也好,我們特別注重原料的質量,在選材上有一套嚴格標準。就拿醉蟹來說,必須是青背白肚、爪子齊全的清水大閘蟹。”陳國興說,這樣雖然成本上去了,但能保證產品的質量,“醉蟹是紹興的地方特產,我們要確保消費者吃到的每一只醉蟹都是最好的。”
“作為淡水產品的一種精深加工,醉蟹、醉魚干等產品的研發生產,既拉長了產業鏈,又增加了附加值,有利于提升養殖效益,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而深加工的高要求又倒逼養殖戶樹立綠色生態理念,不斷提升水產品質量,推動我市品牌漁業發展。”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戚正梁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