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干凈、秩序盎然的工商路,粉墻黛瓦、小橋流水的管溪岸,古樸自然、別具韻味的弄堂……冬日里,人們行走在上虞區下管鎮集鎮上,不禁心曠神怡。誰能想到,這個古鎮一年前還頻頻遭遇“雨天內澇”的困擾。
下管人的多年煩惱
近日,上虞區下管鎮振新村七旬老人徐仲良把架在墻邊多年的梯子撤了。“它喪失了原先的功能。”他說。
徐仲良在下管鎮生活了70多年,每當暴雨來臨,他就擔驚受怕。前些年,他專門購買一架梯子,架在墻邊,梯子成為躲避內澇的工具。遇到暴雨,水漫進屋,他就會攀上梯子,等待村干部救援。
臺風“燦鴻”雖然過去3年多,但徐仲良至今依然后怕不已。2015年7月11日傍晚,“燦鴻”在舟山登陸。這一天下午,下管鎮暴雨如注,他的平房進水嚴重。他照例爬上梯子,但屋內的水位越來越高,達1.5米。在鎮村干部的幫助下,他才脫了困。
事后他才知道,受淹的不止他一家。整個下管鎮全部受淹,一片澤國。“從我嫁到下管的那一年起,雨天內澇成了常態。”昨天,現年59歲的振興村黨總支書記林紅芬告訴記者,一旦下暴雨,她的手機就響個不停,村民都會報告“家里進水了!”
從地形圖上看,不僅來自上虞嶺南等地的水通過下管溪匯聚在這里,就連鄰近的余姚市四明山區的水也經鹿溪倒灌。
“集鎮的水排不出去,鹿溪的水還要倒灌進來。”下管鎮黨委書記章國琪說。
兩大項目強勢推進
“根治水患,我們是背水一戰。”下管鎮鎮長沈璐說,從去年開始,下管鎮抓住小流域治理契機,吹響整治“雨天內澇”頑癥的號角。
拓寬河道、加固河岸、清理河床……鹿溪是下管鎮整治“雨天內澇”的關鍵。去年3月,總投資2000萬元的鹿溪小流域治理項目正式啟動。經過9個月的奮戰,鹿溪容水量和排水量均大大增加,暴雨倒灌現象一去不復返了。
今年初,總投資6000萬元的下管鎮小城鎮綜合整治拉開帷幕。
要解決內澇頑癥,排水系統必須推倒重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下管建成區地質是砂卵石地質,原先造的房子多是空斗墻,標高呈四周高中間低走勢,給水患治理帶來不小難度。
為了確保工程順利進行,下管鎮施工方案推翻重來了三次。在施工中,6間3層樓房出現嚴重開裂,鎮干部及時妥然處理……
經過8個月的施工,重新鋪設和優化1條主路、4條支路長達2218米的排水管道。“最深開挖深度2.6米,最大管道直徑達1.6米。”沈璐說。
內澇頑癥得到根治
“沒有積水!沒有積水!……”雨還沒停,下管鎮城建辦主任任建民就沖到地勢低洼的工商中路上察看,然后跑回辦公室興奮地像個小孩似地喊著。
今年是7月4日,根據氣象部門同一天錄得的數據,下管鎮單小時的降雨量達105毫米。“往年只要每小時降雨量達50毫米,這條馬路就會被淹。”任建民說。
下管鎮政府負責人自豪地說,今年汛期經歷多次強降雨,下管鎮建成區路面未出現明顯積水,意味著困擾下管多年的內澇頑癥隨著兩大重點項目的竣工得到了根治。
“水之患”變成“水之幸”了!在鹿溪岸邊,記者發現,廊橋、綠化帶等吸引著游客的眼球。鎮干部說,鹿溪已變成下管的特色景觀帶、幸福護城河。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