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潔美的公路串成美麗風景帶,一列列飛馳的列車在畫中呼嘯而過,一彎彎水清景美的河流映照三衢大地,一座座養眼的青山變成“金山”……
2018年,是衢州市“四邊三化”三年行動的深化年。今年以來,衢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四邊三化”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建設“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為戰略目標,堅持集中整治與長效管控相結合,美化提升與打造精品相結合,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縱深推進“四邊三化”行動,著力打造浙江大花園的核心景區。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衢州市“四邊三化”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以點帶線、亮點美線、連線成片、連片成面。在一手抓臟亂差問題整治,一手抓精品示范創建,整體布局、統一規劃的戰略引領下,衢州的“四邊三化”工作,正串起一路的青山秀水,勾勒出一幅“兩山”主題的美麗畫卷,浙江大花園核心景區的曼妙圖景正越來越清晰地呈現開來。
美麗線路
催生“美麗經濟”
“加油!加油!”伴隨著加油聲、吶喊聲和無數揮動的小紅旗,11月11日,2018“碟中諜杯”開化錢江源國家公園馬拉松比賽在開化舉辦。跑馬者滿懷激情出發,在云霧氤氳五彩斑斕的水墨丹青畫卷中奔跑,用腳步丈量最美賽道,其中最難忘的賽道,莫過桃下線。
桃下線,沿路兩旁都是筆直挺拔的水杉,此時的水杉色彩黃綠交替、詩意十足,跑行在這樣的賽道上,讓人賞心悅目。
今年,開化縣借創建省級精品示范道路之東風,謀劃重點項目,總投資3000多萬元,將桃下線打造成“最美馬拉松賽道”,著力推進公路沿線環境大提升。縣“四邊三化”辦聯合多部門通過“拆”“治”“改”“建”等方式,對公路沿線衛生死角、赤膊墻、危舊房、村口節點等進行提升改造,并對照馬拉松賽道比賽條件,完成了水泥砼路面白改黑、水溝修復、病害處置、標示線劃定、公交車停靠站及多個景觀節點建設。開化縣城鄉環境實現了由“臟、亂、差”向“潔、綠、美”的華麗轉變,各個村莊串點成線,帶動民宿、農家樂蓬勃發展,大大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
據統計,2017年,下淤村村民年人均純收入22535元,比開化縣平均水平高56.8%,今年1-3季度,下淤村共接待游客9.7萬人次,帶動村人均收入提高0.75個百分點,鼓了錢袋子,樂了老百姓。
近年來,這樣的精品示范樣板不斷涌現,實現了串珠成線成鏈,助推各地“小盆景”串成全域大風景、大花園。2016年,衢州市S315省道江山段、G320國道龍游段獲評第一批省級精品示范道路。2017年,衢州市G205國道開化齊溪段、S221省道江山雙塔街道至大陳鄉段獲評第二批省級精品示范道路,S33龍麗溫高速龍游南入城口、G60杭金衢高速常山入城口獲評第一批省級精品示范入城口。今年,衢州市開化桃下線、S222省道龍游溪口至沐塵段等5條道路將角逐今年的20條省級精品示范道路,G60杭金衢高速衢州東入城口等5個入城口將角逐今年的20條省級精品示范入城口。
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這個健身廣場位置好,天氣炎熱曬不到,下雨也淋不著。我們每天都來下棋、跳舞、散步及鍛煉身體。”近日,江山市雙塔街道路壟村的村民高興地對記者說。
這個健身廣場位于黃衢南高速公路高架橋底下,面積大約有2000平方米,包括籃球場、兵乓球臺等各類鍛煉器材。“過去這里堆放著各種生活垃圾,臟亂差現象十分嚴重。”路壟村黨支部書記劉永亮相告,去年村里籌資30多萬元,把這片閑置土地清理利用起來,打造成為村健身廣場。
與路壟村一樣,保安鄉化龍溪村龍井自然村也在高速公路橋下空間整合的文章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這片高架橋底下有一個寬闊的停車場、竹子制成的牌樓、印有“千年古道”的石碑及大片綠油油的草地,景色靚麗,讓人心曠神怡。“我們投資了60多萬元,將原先堆放建筑廢渣的地方改造成風景,為龍井特色民宿旅游增光添彩。”化龍溪村黨支部書記徐金榮說。
橋下空間整治和利用是今年“四邊三化”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橋下空間私自侵占、違章搭建、堆積雜物和易燃易爆品的行為,極易造成安全隱患。今年以來,衢州市對高速、高鐵及鐵路沿線的高架橋開展橋下空間整治和建設,節約了土地資源,造福了群眾。據統計,全市橋下空間總面積約261.67萬平方米,其中可利用橋下空間85處,面積115.045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利用38處,面積71.47萬平方米。
杭長高鐵沿線整治提升
周邊鄉村享發展紅利
姑蔑大地,阡陌縱橫,沃野千里,青山綠水間一條長龍蜿蜒穿梭,那就是中國“四縱四橫”客運網主骨架之一的杭長高鐵。
杭長高鐵龍游段位于龍游城區以南,距離城區約3公里,長度約為24公里,是龍游連接衢州、杭州的大動脈。曾經,這條大動脈的周邊也是“傷痕累累”, 龍游縣詹家鎮鎮長陳建生回憶,過去鐵路沿線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綠化缺失,煤場、砂石場、鐵渣場等大型堆場分布其間,亂搭亂建遍及沿線,赤膊墻大片成群……為此,龍游縣“四邊三化”行動率先向此“亮劍”。
經過全線整治,龍游縣共拆除亂搭建3.5萬平方米,清理亂堆放5.2萬平方米。為更好地促進高鐵沿線土地利用,同時合理有序配置高鐵沿線產業發展,兼顧高鐵沿線景觀打造,龍游縣通過比對,選擇在高鐵沿線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引入花海項目,并將園區分為櫻花園、桂花園、海棠園、玉蘭園、紫薇園和桃花園六大主題園。主題園內設有第一沙灘、親子游樂體驗區、水上游覽、錦鯉體驗園等各種休閑娛樂區,結合不同季節推出夜游、音樂節等活動,利用高鐵沿線閑置土地為龍游高鐵沿線產業發展以及景觀提升提供一個重要模板。
緊鄰龍游花海的山后村則借機探索出“企業+村集體+農戶”開發模式,由該企業實施美麗鄉村提升、高端民宿開發、花卉種植、土地流轉等項目,村民通過出租房屋和提供勞務獲得收益。目前,山后村已有200多人在花海工作。“通過開發民宿產業,村里房屋的外立面都被刷成了藍白色,山后村成了‘地中海小鎮’。”龍游縣詹家鎮鎮長陳建生表示,村里的產業也由傳統養殖業隨之升級為發展鄉村旅游業。
同時,龍游縣重點打造了靈山江景區—花海景區—姑蔑城生態園—地中海小鎮這一精品路線,創新“全域旅游”開發,讓杭長高鐵龍游段這塊希望的田野,真正成為美麗的花園、幸福的家園、致富的搖籃,使周邊鄉村享受到高鐵沿線產業發展的紅利。
自2016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問題導向,先后開展多項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提升鐵路沿線環境面貌,共整治高鐵沿線環境問題2069個,清理中大型砂石、燃煤堆場31個,大型廢品收購點15個,菇棚雞鴨棚19個,并因地制宜,全線重點打造24個景觀節點,連點成線,形成高鐵沿線美麗景觀帶。同時,對高鐵沿線范圍內業態經營和項目嚴格實行準入機制,未按業態管控要求的,市場監管部門一律停止注冊。各地、各部門根據負面清單內容對站區段、廠區段、鄉村田園段實行分類業態管控。
路(段)長責任到人
創新機制保長效
早上7點多,吳偉劍手持路長巡路日志,沿著315省道走走停停看看,哪里有垃圾,哪里又出現了違建,他都會第一時間記錄在日志里并及時處理。
身為江山市雙塔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吳偉劍是315省道、221省道、杭長高鐵、浙贛鐵路、G3高速、長達線、雙江線的二級路長,雙塔街道轄區線路多,整治巡查任務重。自從2017年6月份當選雙塔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他就接過了路長的“帽子”,每周組織街道、村兩級對轄區線路開展常態化巡查,這已經成為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了。
道路沿線環境的整治提升,周邊群眾都會長遠受益。2016年,江山市委、市政府對315省道進行了提升改造,創建省級第一批精品示范道路,通過景觀節點提升、立面改造、美麗庭院建設等舉措,顏值大大提升,成為沿線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江山市315省道成功創建省級首批精品示范道路后, 2017年再發力,S221村歌文化風俗線又成功創建省級第二批精品示范道路。“作為雙塔段的路長,我很自豪,但更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吳偉劍表示,今后他將在日常管理中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組織發動村民、黨員志愿者積極參加道路沿線問題點整治和最美庭院評選,鼓勵群眾爭最美、創最美、評最美,讓精品示范道路的美一直延續下去。
路長制是“四邊三化”工作長效管理的重要內容。衢州市出臺了《關于深化衢州市公(鐵)路主干道路(段)長制的實施意見》,完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市級總路(段)長、分管領導任副總路(段)長的市縣鄉三級路(段)長工作體系。全市落實路(段)長312名,其中市級路長19名,縣級路長124名,鄉鎮級路長169名。同時,強化地方政府和鐵路部門合作機制,積極與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工務段溝通聯系,建立了鐵路沿線雙段長工作責任制。從去年開始創新長效管理機制,與鄉鎮(街道)“四個平臺”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發現問題點及時上報及時處置,大大提高了整治工作效率。
近年來,衢州市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基層路長,在“治、管、保”三方面工作中,都有接地氣的創新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2018年以來,各級路長累計巡查5500余次。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