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孟達的綠 高原的美

發布時間:2018-11-26 06:30:12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 姜峰

制圖:沈亦伶

  核心閱讀

  在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亞熱帶、溫帶、寒帶植物物種都有分布,還有太白紅杉等多種瀕危保護植物。曾經,這里林牧矛盾突出,護林員的很多精力都花在保護森林資源、打擊非法采伐上。通過實施各種保護措施,如今的孟達,動植物物種數量都顯著增加。

  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平均海拔2800米,是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為目的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前身是1980年就成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多年過去,這座“綠色銀行”是“赤字”連連、植被遭破壞,還是“儲蓄”豐足、草木更蔥蘢?

  退耕還林,森林覆蓋率提高16個百分點

  看外表,馬克日木也就50多歲的樣子,其實他已年過花甲。“巡山巡下個好身板,也‘得罪’了不少人?!彼ρ?。

  1980年,孟達成立了自然保護區。馬克日木家就住在區內的大莊溝,他當了30多年護林員?;仡櫞蟀胼呑幼o林員生涯,他說,最初那些年,很多精力都花在保護森林資源、打擊非法采伐上,“沒法子,那會兒山里鄉親過得都苦,每家也就兩三分耕地,只能靠山吃山,林牧矛盾十分突出”。早些年,為了生計,馬克日木的兒子還在山上放了60多只羊。

  這些年來,隨著天保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這里的植被得到了較好保護。人退林進,效果反映在數字上:如今的孟達保護區,總面積達17290公頃,擴大到成立之初的1.8倍;區內森林覆蓋率達82%,提高了16個百分點,高出循化縣平均水平50個百分點,年降水量是全縣的2.4倍。

  “退耕還林,帶來的是全縣整體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青海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馬天龍說。

  喜人的變化,卻也讓馬天龍添了幸福的煩惱?!皬奈挥诒Wo區核心區的孟達天池,到區內最高峰、海拔3357米的黑大山,以前本來有一米見寬的護林路,這些年慢慢都被林木覆蓋住了,過去兩個多小時能走上去,如今得花六七個小時才能‘鉆’上去。”馬天龍說,他現在擔心的是防火問題。

  孟達的林,珍貴非常,真得小心:區內野生種子植物科數占全省總科數的86.7%,其中青海省僅見于孟達保護區的植物物種就有78種,還有太白紅杉等國家二級瀕危保護植物12種?!皝啛釒А貛?、寒帶植物物種,在孟達都有分布,而像太白紅杉、華山松等樹種,孟達是它們在我國的最西分布界限。”馬天龍說,青藏高原的“天然植物園”之名,孟達當之無愧。

  13只“天眼”24小時進行防火、防盜伐、防蟲害監控

  生態持續向好,保護更趨升級。如今,孟達保護區已建立41個固定樣地,對植物資源持續監測管理;布設了46個紅外相機觀察點,有效監測著區內動物分布情況。

  在保護區管理局的三防智能管控中心,孟達保護區管理局天保辦主任韓啟虎告訴記者,13只“天眼”正24小時忠實履行著防火、防盜伐、防蟲害監控職責?!拔覀兘ㄔO了13處微波監測設施,今年還將新建6處?!彼f著,掏出手機給記者看:“這些畫面能實時上傳到移動終端,你看,手機上就能拉近推遠,還能360度旋轉!”

  在保護區七個管護站之一的木廠管護站,管護員石勇熟練地操縱無人機進行巡護?!坝袝r候動物還主動上門,”石勇向記者得意地揚起手機,那是他拍下的三只梅花鹿的照片,“一清早,它們就下山來到離我們管護站不遠處喝水,這樣近距離的接觸,以前很少遇到?!蹦壳?,孟達保護區已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種、二級保護動物9種。

  不遠處,三名身著防護服的管護員正對人工林進行病蟲害防治。往山上的“神仙洞”走,保護區管理局四名科研人員正進行植物資源動態清查——科技手段讓森林資源保護進入立體化、信息化新階段。

  大莊村2/3村民下山進了城

  這些年,原來在保護區內的大莊、木廠、索通等村莊實行了移民搬遷,涉及1031戶4069人。部分還在山上的村民,也轉變了生產方式?!耙源笄f村為例,村內保留著300多年歷史的籬笆路,我們幫助適當發展撒拉族傳統鄉村生態旅游,發放太陽灶,對保留的畜牧養殖,劃定禁養區和限制區?!瘪R天龍說。

  如今,馬克日木一家搬遷到了縣城的河北新村。“大莊村原來2/3的村民都下山進了城”,馬克日木家蓋起二層小樓,兒子也在縣上開起飯館,買了小汽車。“以前鄉親們沒轍只能伐木,也掙不了幾十塊,如今在城里打工,一天怎么也有上百元,生活問題解決了?!瘪R克日木說。

  優良的生態環境,讓孟達受到游人歡迎?!拔覀儓猿直Wo優先,積極倡導生態旅游的模式,取締了小飯館、小攤點等違背保護區生態環境治理要求的設施,讓孟達天池景區真正‘綠色’起來?!瘪R天龍介紹,現在,孟達天池年接待游客14萬人次,同時也帶動著區內貧困村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轉型。

 

標簽:退耕還林;紅杉;保護森林;植物物種;森林覆蓋率責任編輯:陳婷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