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宣傳

聚焦一個“核心任務” 把握“五個重點” 突出“七個抓手”

發布時間:2018-11-23 10:11:45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楊愛群

環境新聞工作人員深入到牧區采訪報道。

  在新的歷史時期,內蒙古認真落實好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精神,,把握“五個重點”,突出“七個抓手”,奮力開創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新局面。

  聚焦一個“核心任務”

  就是要廣泛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大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重大意義;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三期疊加”的重大戰略判斷;大力宣傳內蒙古生態環境保護重大舉措和重要成績;大力宣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大力宣傳構建生態文明五大體系;大力宣傳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大力宣傳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力宣傳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把握“五個重點”

  一是牢牢把握新聞宣傳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唱響生態文明建設主旋律。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中央、內蒙古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部署要求、方針政策、工作進展及時宣傳出去,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始終占領網絡傳播主陣地,打好生態環境輿論主動仗。切實加強網上正面宣傳,善于運用互聯網手段開展生態環境宣傳和輿論引導,傳播美麗內蒙古正能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是講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內蒙古故事,不斷提高輿論傳播感染力影響力。圍繞講好內蒙古生態環保故事創造豐富生態文化作品,增強傳播內容的感染力,充分展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和社會各方面所做的貢獻,用生動感人的事跡帶動更多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

  四是充分宣傳發動全社會力量,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統一戰線。充分發揮社團組織、網絡大V、環保公益組織的積極作用,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形成建設生態文明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廣泛統一戰線。

  五是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宣傳,展現環保隊伍良好形象。按照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全會、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自治區紀委十屆四次全會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及時宣傳報道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從嚴管黨治黨、加強黨的建設方面的工作動態、舉措成效、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展示生態環境保護鐵軍風采。

  突出“七個抓手”

  第一,以例行新聞發布工作為抓手,加強輿論引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堅持主動設置議題,綜合運用新聞發布、媒體采訪等形式,抓好信息發布工作,注重發布傳播效果。繼續推進實施例行新聞發布工作,通報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措施及工作進展等情況,回應社會關切,推動新聞發布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各盟市每季度至少召開1次新聞發布會。經常性地舉辦通氣會、解讀會,主動維護媒體關系,加強與記者的采訪對接,要加強伴隨式采訪報道,策劃主題采訪活動,深入報道工作進展,曝光違法典型,宣傳治理成效,增強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認同感和支持度。

  第二,以環保新媒體矩陣建設為抓手,推動資源整合。政務新媒體是網絡時代政府部門的“信息窗口”自治區級要做優做強“內蒙古生態環境”雙微主賬號,盟市、旗縣區要做好各自雙微主賬號,發布權威信息,聽取網民呼聲,引導網絡輿論。今年年底前形成“內蒙古生態環境”與盟市兩級“雙微”矩陣,2019年六五環境日前基本形成自治區與盟市、旗縣區三級矩陣。堅決做到全區兩微矩陣運行指令暢通、上下聯動,重大信息傳播同頻共振、整體發聲。逐步建立壯大網評員隊伍,在重大輿論應對中發揮有力的正面引導作用。

  第三,以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為抓手,加強社會宣傳教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保障了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既擴展了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渠道,又增強了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理解和支持,更激發了公眾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020年底前,各盟市至少選擇1座環境監測、1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1座垃圾處理設施、1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接收公眾監督。鼓勵地級及以上城市有條件開放的四類設施全部開放,每兩個月組織開展一次公眾開放活動。

  第四,以加強與各部門單位、環保社會組織的良性互動為抓手,推動建立環保統一戰線。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積極爭取人大、政協和宣傳、文化、教育、司法等部門及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支持協助,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的強大合力。切實加強同新聞媒體及互聯網的合作,主動發布權威信息,及時受理采訪需求,有效發揮新聞媒體“同盟軍”作用,共同引導社會輿論。要善于運用媒體監督力量,多邀請記者參加“伴隨式”采訪。 2019年,內蒙古將大力扶持環保社會組織和高校環保社團,成立全區環保社會組織聯盟和高校環保公益社團聯盟,推進環保社會組織和高校環保社團有序健康發展。

  第五,以環境文化產品為抓手,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環境文化產品是做好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傳播生態文化的重要手段。2019年是建國70周年,內蒙古將積極打造生態環境宣傳產品“五個一工程”,即出品1套生態環境歌曲合集、1套系列公益廣告片、1部專題宣傳片、1本紀念郵冊、1套科普讀物。全區將制作推出宣傳冊、畫冊、海報、掛圖、公益廣告、微視頻、微動漫、公益卡通形象、環保歌曲、主題明信片、書簽、漫畫、童謠等,結合新媒體的宣傳優勢,推出VR、一圖讀懂、一圖一故事、電子海報等文創產品。大力挖掘打造導向正確、創意新穎、深受歡迎的優秀生態文化精品,引導公眾關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營造文化氛圍。

  第六,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品牌活動為抓手,促進公眾參與。2019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進入深化推進年,內蒙古要以提高全民生態文明素養、積極踐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為核心,以貼近生活、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為基本原則,制定具有本地特色、行之有效的年度方案目標,開展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牧區等活動。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和綠色創建,推動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和綠色學校、自然學校、國際生態學校和環境教育基地等綠色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輻射帶動機關、企業等開展綠色創建活動,促進社會公眾更加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風尚。

  第七,以改進做好六五環境日等宣傳活動為抓手,強化公眾環境意識。2019年,內蒙古以六五環境日、生物多樣性日、科技活動周、科普日、全國低碳日、臭氧保護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廣泛開展社會宣傳活動。要積極總結經驗、不斷創新,做到六五環境日宣傳不但有主題有主場,還要有生態文化、環境宣傳、公眾參與為重點的主體內容,造聲勢、促合力、見實效。發掘好、宣傳好,廣泛開展“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尋找最美基層環保人”等活動,推出一批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先進典型,持續到基層接地氣、深入一線找素材,發現和宣傳更多的優秀典型,形成強有力的宣傳聲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讓保護生態環境的生態道德得到傳遞、生態文化得到傳承,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良好局面。 

 

標簽: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宣傳;生態文明;采訪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